2)第162章 第 162 章_大皇子究竟何时回来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心,如今的试验方法,普通人也不会受伤。”

  显然是对李洵第一次亲自上手试验,结果因为炸膛把手震裂心有余悸。

  “好,不亲自试,本王就在旁边看着。”

  枪|械组装和试验方面,杨进禄已经找了可信的工匠,麻利地就将一支燧发枪装好了,在下头放了个角的固定架,还在扳机上面连接了一根细细的麻绳,后头则是一个轮轴装置。

  杨进禄介绍说,如今只要在轮轴后牵动那根麻绳,就可以在试验时不凑近枪管,即使炸膛,穿上了防护的铠甲,也不至于受伤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李洵眼前一亮,有些惊喜。

  看来杨进禄他们,虽然没能完全制造出不炸膛的枪管,却是从其他各个角度想了不少办法。

  杨进禄却不太满意,失落地道:

  “可惜这法子只能试验时用,到了战场上,敌人哪里能等着人这样慢吞吞地固定枪械,更何况,也无法瞄准,这无法用在战场上。”

  李洵微微扬了扬嘴角:

  “那可不一定。”

  然后两人开始观看试验。

  这燧发枪一共连续发射了八十八次,然后才嘭地一声炸裂开来。

  进行试验操作的士兵,因为离得远,又穿着盔甲,毫发无伤。

  李洵又让人拿来历次试验的数据来察看。

  虽然杨进禄说,最低限度是连发五十枪,但其实好些枪管都不止发射这个数字,基本上都能达到六七十次,好些的还能达到九十多次。

  “目前品质还没能完全稳定,奴才正让人找原因。”杨进禄在一旁补充道。

  李洵对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是连发几十次,枪管的温度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中途没有任何降温措施,以如今的技术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算不错了。

  “枪管的研究可以慢慢来,目前本王有另一件更要紧的事情交给你做。”

  李洵将一叠图纸递给杨进禄,这些都是他在从鼎德回肃城的路上抽空画的。

  “不惜一切代价,按照上面的尺寸,做一个样品出来。炮管部分,用你们最新的冶炼办法。”

  是的,他打算造炮。

  枪和炮的最大差别,其实就是口径。大于20毫米的,都可以称之为炮,小于的就是枪,其他原理差不多都是等同的。

  如今的枪管能坚持至少连续发射五十次不炸膛,足以证明纯度与气泡方面是控制得不错的,打磨得也光滑,至少由于壁太薄,才在高温下容易造成弹道变形以至于炸裂。

  炮管在重量上要求没那么高,可以容忍更厚的壁,更宽的口径,哪怕在更强的膛压推送力之下,保持五十次以上的连发是完全没问题的。

  再加上他添加的降温设备,这个数据应该能更高一些。

  先前他之所以想先造枪,主要是考虑到对手是北戎骑兵,当时他才拿下河原,手下没多少骑兵,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