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是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但如果梅殷活着去见父皇,为了梅景福的生死而祈求父皇的话,这里面的意味很大:意味着当梅殷跪下的那一刹那,父皇靖难,便得到了建文旧臣的认同。

  从今以后,父皇就是大明再无丝毫异议的正统天子!

  意义无比重大。

  梅景福脸色变了,嘴唇惨白而哆嗦。

  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父亲梅殷,将从一个忠臣于建文帝的骨鲠直臣,变成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从抢夺朱文圭开始到今日的所有事情,都变成笑谈。

  父亲梅殷,将列名史书上,被后世亿万人耻笑。

  而他梅景福,也会因此列名史书中,连那蜀后主刘禅都不如。

  梅景福怕死。

  但他自小耳濡目染,骨子里深处也有读书人的气质,有些事他可以接受,但有些事,哪怕是死,也不敢接受。

  若是接受了,忠孝两字,他无一字沾边。

  于是声音颤抖但坚决无比,“孩儿不敢,孩儿也不愿让父亲背负千栽骂名,成为后人茶话之间的笑谈资本。”

  长剑出鞘。

  然而他看着手中的长剑,却始终没有勇气自刎。

  梅殷按住了梅景福的手,“别勉强自己。”

  侧身,欲要对朱高煦说什么。

  梅景福心中一急,挣脱梅殷的手,背转身,看向洛阳江水,身躯虽然颤抖如筛糠,但看滚滚滚江水的眸子,已坚逾精钢。

  “二皇子殿下,请帮我一剑罢。”

  梅殷叹气。

  朱高煦暗暗惋惜。

  得了,终究也算是平辈的兄弟,他能压住恐惧赴死,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尊重,虽然梅家反了父皇,但终究是皇亲国戚,给他们留点面子罢。

  于是出剑。

  一剑穿心。

  梅景福捂着心口,在朱高煦抽剑之后倒下,身体犹在颤抖——那是临死之前,人类身体机能的本能反应。

  至死,梅景福都没说出任何大义的话。

  但不知道为何,相对于方玉山,朱高煦更尊重梅景福。

  梅殷不敢看儿子的尸首。

  握着方玉山的剑,伸手抚着上面的血,又抬头看着远处朱高煦旗帜鲜明的大明兵马,再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溃兵,一声长叹。

  “梅殷之败,非战之罪,天不容我尔!”

  横剑。

  朱高煦将长剑归鞘,看着即将自刎的梅殷,眼神透着佩服,说道:“姑父,如果你早些时候放下成见,以你的能力,梅家将世袭荣国公,世代富贵,为何要走入歧途。”

  梅殷沉默了一阵,盯着朱高煦,“你以为你父亲会放过我?”

  朱高煦不解,“你从淮安归来,父皇可是处处礼待于你。”

  梅殷哈哈长笑。

  许久,收敛笑声,“礼待?”

  让我老婆写血书劝降,这叫礼待?让锦衣卫日夜监视我,这叫礼待?

  别人不知道,我梅殷还不知道他朱棣怎么想的?

  道衍都想错了!

  从始至终,朱棣就没想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