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子不要面子的么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胸有成竹。

  审案?

  当王爷的时候,管理北平那边,他没少审问过——毕竟建文登基那一两年,王府之中有多少应天的谍子,朱棣自己都算不清楚。

  咳嗽一声,“赵厘,速速招来,若是主动配合,情节不重,朕可饶你一命,情节严重,朕便只追责你异人,恕你全家之死罪,朕不想再问第三遍,说,炸膛之事是你有意还是无意。”

  赵厘终究是读书人,而且是没有骨气的读书人。

  那经历过这等阵仗。

  一听有活命的机会,而且就算自己活不了,家人也能活了,况且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被人指使摆弄的棋子,要杀的人也只是一个恩科同进士,陛下肯定会饶他一命。

  于是招了。

  朱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待赵厘说完,示意狗儿,去将赵厘收买的两个匠人带进来求证,在此期间,他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耸耸肩,“我也很无奈啊,我什么都没做啊,哪知道京畿会有这么多人看不得草民活着啊,深恐草民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啊。”

  一堆的“啊”字让朱棣无语。

  乾清殿御审着呐。

  不能正经点?

  倒也是舒服了些,看黄昏这神态和表情,似乎他也不知道这件事,那么应该不是顺势利用这件事,借自己的刀来铲除政敌。

  片刻后,两个匠人进来。

  最大的官员就见过军器监监正的匠人,招得更快,直说是清晨时分,少监赵厘让他俩加大火炮装填量,确保必定炸膛。

  朱棣又问赵厘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两个匠人老实说了。

  不多。

  一千两银子。

  朱棣闻言哭笑不得,感情朕如此青睐的臣子黄昏,他一颗大好头颅,竟然只值两千两银子,你两个匠人为了一千两银子就敢做这等事?

  又暗暗惊心。

  连年打仗,大明的百姓,日子苦啊。

  所以这一千两有如此诱惑。

  军器监的匠人尚且如此,那民间的百姓恐怕愿意为了几十两白银而杀人了。

  朱棣的目光坚毅了起来。

  朕治下,必定要改善这个局面,到得那一日,民间百姓绝不为钱财犯事,天下安康万民永定,而这——需要朕的神机营,需要黄昏这样的人才,需要……

  需要荡平漠北!

  漠北不定,大明不宁!

  将激荡胸怀平复下去,朱棣问赵厘,“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赵厘看见了一丝活命的希望,急声道:“罪臣不知。”

  朱棣讶然,“这你都不知道就敢去办事?”

  赵厘急声道:“罪臣确实不知,和罪臣接头的人总是黑衣蒙面,而看其穿墙入户的身手,应该是武人,不过罪臣记得一个细节,他每次到罪臣家中,说话之时都有浓浓的官腔。”

  武人,官腔?

  当兵的武将?!

  朱棣悚然惊心,看了一眼朱高煦和朱高燧。

  两兄弟暗暗叫苦。

  又看向老大,老大你确实够狠啊,两手抓两手都硬啊,杀不了父皇,就栽赃嫁祸到我们兄弟身上,因为谁都知道,支持老大的是文臣,支持老二的是武将。

  殊不知文臣也会豢养高手护卫啊,假装成武将真不难。

  朱高炽满脸大汗。

  他跪得太难受了。

  看见两兄弟怨恨的眼神,无奈的耸肩,为兄真不是那样的人啊。

  赵骊看向军器监监正,“赵厘何时就任军器监少监,是通过什么渠道过来就任的,是否有人举荐他,又是何人举荐。”

  这事不难查证。

  记得在赵厘放弃后求饶时,黄昏说过一句。

  赵厘是陈瑛的门生。

  所以这事又有点麻烦,为何是陈瑛的门生,为何和赵厘接头的又是武将,这当中到底有多少的官官勾结,仅是为了杀黄昏,莫不是针对立储之事而来?

  朱棣想要查清真相,一则杀鸡儆猴。

  二则……

  经历过盐官镇的事情后,他可不想再被黄昏当棋子使了。

  老子是大明天子,被一个臣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老子不要面子的么。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