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一章 朝堂无朋友,只有利益!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辅被封为英国公,赐铁劵,好在是朱棣赐的,所以张辅并不担心这铁劵成了催命符。

  而已经提前返回云南的沐晟,被封为黔国公,没赐铁劵。

  这就看得出差距了。

  也不怪朱棣对沐晟有提防之心,你大胜归来在应天待了几日,明明能猜到朱棣要回来,你却在朱棣回来之前先回了云南。

  说难听点,是有点做贼心虚。

  当然,朱棣也明白,沐晟尽快赶回云南,也许并不是这些私心,是云南毗邻的边境小国,确实不安生,沐晟不坐镇云南,别说沐晟心里没安稳,就是朱棣也觉得不安稳。

  八百大甸的事情过去并不久。

  有沐晟坐镇云南,毗邻邦国跳不起来。

  跳?

  那就打断腿!

  其后,朱棣宴请得胜归来的张辅等将军,并当场口谕,让张辅总领交趾驻兵之事,并留将军李彬率兵长驻交趾。

  这没什么。

  但第二天,关于交趾三司官员任命的旨意出来之后,朝堂骤起掀然大波。

  谁都没想到,交趾布政使竟然是那个人。

  高贤宁。

  高贤宁之前并没有正儿八经出仕过,也无功名在身,不过古代做官有个捷径:名望。

  像高贤宁这种大才,只需要有人举荐,一样可以出仕。

  也就罢了。

  毕竟陛下靖难登基之后,就曾“找到”高贤宁让他出仕,被高贤宁拒绝,连纪纲都没说动,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留在了应天,和黄昏颇为亲近。

  现在过了几年,高贤宁心思转变后,愿意出仕不难理解。

  众人无法理解的是,陛下竟然让他直接出任交趾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

  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一个本是白身的读书人,倏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打败了六部众多的侍郎,一跃成为朝堂二品大臣,这很不合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陛下干的不合理的事情少了?

  安南是不征十五国之一,然而陛下一番筹谋,安南不就变成了大明疆域之内的交趾行政省。

  太监监军,这事不合理,但陛下貌似登基之后就一直这么干。

  亦失哈和郑和两人,地位低了?

  但那些事情就不说了,亦失哈在奴儿干那边干得风生水起,郑和率领无敌舰队在西洋途中,交趾纳入大明版图,都是好事。

  但你让高贤宁担任交趾布政使,这就相当于把大家都可以分享的蛋糕,变成了陛下和黄昏两个人独享的碗中肉。

  朝野岂不沸腾。

  反对声最强烈的,当属太子和汉王、赵王。

  汉王和赵王的反对,朱棣在意料之中。

  但他真心没料到,反对态度最坚决的竟然是他以为会大力赞成的太子,所以朱高炽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太子,真心迷惑了。

  朱高炽跪了个满头大汗,悄悄抬眼看了一眼父皇,发现父皇还在神游天外,于是忍不住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儿臣恳请父皇收回任命高贤宁为交趾布政使的成命!”

  朱棣倏然醒悟,看了一眼太子,不解的道:“太子你为何要反对?”

  也是喟叹。

  朝堂之上,果然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不用想,黄昏用高贤宁这一着棋,估计在某些方面触及到太子的利益了,想来也是,支持太子的都是文臣,而交趾布政使注定也会是一位文臣。

  估摸着太子是想让他的人去交趾。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