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在永乐十九年迁都。

  朱棣瞠目结舌。

  好一句天子守国门!

  徐皇后也讶然得很,她最了解丈夫,知道他心中所向,但这事朱棣从没在任何人面前提过,可黄昏竟然知道,这不是预知是什么?

  黄昏就知道这夫妻俩会这样反应。

  必须好好解释。

  要不然白瞎了姚广孝的一番指点。

  道:“不知道草民有没有预判正确?陛下也许不信,但这确实是草民预判的推论,其实很简单,先从国家边疆时势来看,陛下回北平是最佳选择,可以快速有效的调控雄师,便于天威纵横沙场,威慑蒙古南侵,且能让陛下远离南方的政治势力,便于掌控全国,也能杜绝昨夜之事。而从人类行为学来看,陛下乃是沙场不世之帅才,又久居北方,自然想回到故地,这是人之常情;从数学的概率论上推算,这种概率在七成以上。”

  真亦假时假亦真。

  反正就是结合历史资料忽悠朱老板。

  朱棣眼睛一亮,不得不承认,黄昏说的句句在理——就是还不太明白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但不重要了。

  这件事证明了一点:黄昏不能预知。

  但他有着超越常人的政治目光,对局势和时事的判断入木三分,差那么一丢丢就赶上我老朱了。

  是个人才。

  还好自己当初容忍了他一下,没一把火烧了。

  我就说嘛,老子作为天子都不能预知,你黄昏个渣渣也敢预知。

  活腻歪了么。

  感情之前一直在忽悠老子。

  目的么……

  朱棣不用想都知道,黄昏这货就是想当官发财,他是依靠这种忽悠来让自己注意到他,从而简在帝心走上人生巅峰。

  朱棣对这种忽悠不反感。

  姚广孝就是这样忽悠朱棣造反的。

  结果呢……

  这事还真成了。

  朱棣不怒反喜,笑道:“没有的事,朕初登大宝,万事待兴,且大明威慑四海,蒙古余孽岂敢南侵,此事休要再提。”

  还不到迁都的时候。

  黄昏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徐徐图之。

  又贼眉鼠眼的说了句陛下圣明,到时候木已成舟,也就没什么人能反对了。

  朱棣眼睛又一亮。

  哈哈大笑,声震殿宇。

  你小子真是个蛔虫,竟能说出这等好建议。

  没错。

  我就慢慢提升北平的地位,徐徐图之,等北平那边一切准备就绪,再说迁都一事,我看朝中还有谁敢反对!

  嗯,先将北平立为行在罢……

  这个事情当然不能朱棣自己去朝会上说,得找个臣工来配合。

  朱棣的目光落在黄昏身上。

  就你了。

  利用你小子穿越者的身份来说迁都,再合适不过!

  自己先和臣工分析版图、友邦局势,弘扬天子守国门的言论,再让黄昏说什么龙归故地大明大兴,甚至可以用昨夜大火为借口。

  这种言论还是很有用途的。

  朱棣当初在北平装疯卖傻之时,用过这种策略。

  读书人是不好忽悠。

  但老百姓信这一套。

  不过黄昏说这些话还是有点人微言轻,要不给他个功名?

  像老爹对刘莫邪那样。

  于是大笑着道:“罢了,朕就不追究你欺君之事,但仅是暂时而已,若你有违法犯纪之事,朕定然不轻饶。今日之事莫要外泄,休要告诉他人。”

  黄昏可预知的说辞还能派上大用。

  钓鱼。

  建文余孽总会按捺不住的。!--over--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