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江南望族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差,有什么事一呼就有,比做书办那是强多了。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乌必言这一辈子就好个色,是以便召唤来四个女人,玩腻了时常更换,名义上对外说是服侍妻儿子女,其实留着自己受用。

  每天吃着花船孝敬来的酒菜,拥着娇娃,夜夜而伐之。其中有个刚满十六岁的女孩,名叫钱姐,模样很不错,并学过许多的内媚之术,乌必言最得意她。

  但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精力有限,兼且钱姐年纪轻轻索求无度,渐渐乌必言就难免应付不过来了。父亲虽然不行了,儿子却是精力旺盛,乌岱云打小念书,“有事弟子服其劳”念得最熟。

  眉来眼去的,**管你什么父子不父子,乌岱云与钱姐很快打得火热。有一天,二人正在翻云覆雨,被半路回家的乌必言撞见了,气得把二人打了一顿。

  将钱姐撵了出去,乌必言寻思这样不行啊,儿子成天在家,终究不好,于是命乌岱云进城去,在城里的宅子看房子兼读书。

  徐煜和乌岱云聊着天,虽说不知其人底线,可渐渐发觉对方言语轻浮,眼神游移不定,每当路过身段容貌不错的妇女,眼睛便情不自禁的追着人家看。

  一看就不是个正经人,所以徐煜不耐烦了,勉强又聊了一会儿,推说祖父惦记,说了声告辞,转身径自回去了。

  乌岱云神色惋惜的目送他离去,倒也没什么察觉,人家是什么身份,自己是什么身份,初次见面就能说了小半天话,已经很幸运了。

  他一转身走进了隔壁人家,姓孙,乃是绍兴府余姚镇人。说起来余姚孙氏在明代可是一等一的江南世家大族,被誉为“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也就是说一个大家族,秀才以上的人竟达到八百多的记载。

  不过余姚孙氏彻底兴起于几十年后,现在家族只出现了一位进士。

  孙姓向来是中国大姓之一,单单余姚一房的孙氏早已开枝散叶,现在男丁人口大概四千多人,最远的居住在云南,广西,像苏州、吴江、金陵等地,皆有族人。

  这户孙家是经商的,妻子史氏生有一子孙江,妾李氏生了大女儿孙蕙欣,次妾任氏生了小女儿蕙若。

  余姚孙氏与传统的江南望族不同,先祖是后唐忠臣,名将孙岳,余姚老家有孙大将军墓,子子孙孙为了守墓而留居。

  历经动乱,秉承家风,孙氏族人大多自小习武,世代以种田为生,整整一门家境贫寒。

  据说第六世的族人出家为僧,才有了机会读书识字,学习佛经之余,也专研儒家典籍,后来父母故世,返乡安葬双亲,并结庐守墓三载。期间召集侄儿和族中子弟,教授论语、孟子、诗经、礼记,由此孙氏逐渐成为了书香之族。

  宋代时,孙氏一族经过七八代人近二百余年的不断积累和苦心经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