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朱允炆的礼物,心学雏形_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

  最近看的书太多,得消化消化。

  “帮我拿纸笔过来就好。”

  闻言的王艮,随即拿来好的文房四宝。

  给对方研好墨,放在一旁。

  朱柏随即在纸张,写着什么。

  王艮没在意,放下茶壶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心学。”

  白纸出现了两个大字。

  朱柏纵观儒释道三学,越发觉得学问之深厚。

  越发地佩服王守仁。

  穿越之前,他研究最多的,就是王守仁。

  这个名字,有更知名的叫法,王姓,字阳明。

  他被尊称为大明的圣人。

  朱柏以前不觉得,可对王守仁的学问越发回忆。

  对照现有的学问体系,他就越发地尊崇。

  今日,正好将回忆起来的东西,一并默写在纸张。

  以防止自己以后忘记。

  朱柏提笔,写下了第一句话。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意思是人心就是天理,世界没有任何事情、道理,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

  这和如今流行的朱熹学问,大相径庭。

  朱柏自然也记得,后世的屠龙之术。

  可那对于如今的大明,太过于超前。

  绝大部分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挣扎在温饱线。

  谈这些如同对牛弹琴。

  正所谓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七八步,就是痴人妄语了。

  一切,都要徐徐图之。

  朱柏想要众人,先接受了心学的学问。

  有了基础后,再传播更进一步的思想。

  来到大明,朱柏总想着,还是要留下点什么东西。

  以证明自己来过。

  将王守仁的学问,提前一百年传播。

  是朱柏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当然,他可没想着大肆传播。

  太过于招摇。

  只想着以后找几个读书人,学习心学的思想。

  给大明文坛种下心学的种子,然后让它慢慢生根发芽。

  “还是翰林院好。”

  朱柏写完了几张宣旨,将其随意地放在一旁。

  然后伸了伸懒腰。

  写这些,可比看书要累多了。

  他来翰林院,纯粹是为了躲避小皇子和朱允炆。

  这些家伙,有事没事就来找自己玩。

  要不是他们年纪小,过两年才去大本堂。

  朱柏都想交代宋濂,多给他们布置点功课了。

  小孩子,怎么能闲着?

  可让朱柏没想到的是。

  自己身后,王艮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呆呆地站着。

  他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纸的字。

  很显然,他看懂了纸的文字。

  毕竟王艮可是那年科举的探花,才思敏捷。

  可正因为他看懂了,朱柏所写的话。

  所以他疯了。

  就因为那句心即理也。

  王艮疯的很彻底。

  他读了十几年的书,全都是朱熹一脉的。

  可眼前的这些文字,犹如一柄锤子。

  在他“坚实”的学问体系,重重地敲击,砸出了蜘蛛网般的裂缝。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