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九章 东方明珠传媒的现状_重生20世纪初发展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后刹海子附近的一处院落中间,刘益之、米世雄、印霞、简东南四人坐在饭桌旁,低声谈论着。

  “景艺的黄家兄弟又抖起来了。《功夫》大卖,《天下去贼》大卖,让它有了内地影视公司龙头大哥的气象。”简东南摇着头说道。

  “黄家兄弟背后那圈人,背后牵着不少人,根深蒂固,些许风雨是伤不到他们的。而且景艺是内地文化传媒产业改革的样板,上面多少还有几分顾忌。”米世雄感叹道。

  “不过我收到风声,说跟他们合作的付晶华,要跳去承田。这个女人很有手段的,这次不知为什么,居然跟景艺闹翻了,她手下不少艺人都跟着一起跳槽。”印霞的话里带着幸灾乐祸,可以理解,女人嘛,总是很情绪化的。

  “不过,那些艺人真是傻,有必要跟着她跳来跳去的吗?付晶华得名气了,在行业内的名气更大了。可是那些艺人们就是犯傻,景艺这么好的资源,都不够他们分的,承田能好到哪里去?有那么多资源分吗?”印霞撇着嘴说道。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景艺虽然遭遇挫折,但行情还是看好。这业内的人,都是捧高踩低的,现在景艺和承田的行情看好,不少人就对我们爱理不理了,好几部戏的邀请都被不客气地拒绝了,都跑到那边去捧脚了。”

  刘益之一边倾听着,一边泡茶斟茶,等到停顿了一下,他才缓缓开口。

  “艺人扎堆,看着热闹,其实是有大问题。正如霞姐所说的,影视资源只有那么多,景艺和承田又不可能一手遮天,那么能够拿出来捧人的资源又有多少?人啊,不患贫只患不均。那些艺人,一个个都心高气傲的,凭什么捧他不捧我?不用多久,矛盾就会出来了。你看看花旗国的西莱坞,影视制作和艺人经纪完分开的,完以项目为中心,哪个艺人合适,就选那个。”

  “刘董说得没错,要我说,这里面最聪明,得利最大的还是那几位留在景艺的艺人,黄家兄弟为了安抚人心,必定要力去捧她们了。”

  “捧是会捧,但会出多少力,就不一定了。现在优质资源还是掌握在南港宝岛那些人手里。而且国内的影视产业还很初级,观众的观影认知还很幼稚,多数都是只认演员,不管其它。相对而言演员的名气,还是南港和宝岛那么占便宜。”

  “米总说得没错,我们的影视市场虽然在飞速发展,但总得来说还很初级,很幼稚,所以需要等着大家一起把这个市场搞成熟。正如米总所说的,现在影视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南港和宝岛这两拨人手里,他们看不起内地影视人,又疯狂地想赚内地市场的钱,这种局面很微妙,很不利内地影视人。”刘益之端起一杯茶,细细地品味着,徐徐地说道。

  “刘董说得没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