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丧事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丧事,就这样,两天过去。

  到第三天早晨,遗体入殓,封棺,儿孙大哭相送。

  八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起棺椁,按照事先选定好的地点,将棺椁抬到山上安葬。

  周家这边准备了酒席,答谢亲朋好友帮忙。

  吃完饭,帮忙的朋友各自散去,只剩下记账的和大张罗,还有周家这些人留下,把账目算清楚了。

  亲兄弟明算账,老娘已经不在了,身后事必须整明白。

  这年月办红白喜事,给钱的少,都是给东西。

  办白事,交情普通的就是几刀纸,交情好一些的,多数除了纸之外还有挽帐,就是黑布白布这些。

  记账的把这几天收的礼,还有各类支出全都拢出来,跟周安平三兄弟报了账。

  办丧事的钱,都是从周安平这里拿的,如今账目出来,三兄弟肯定要均摊。

  本地习俗,闺女不分家产,老人丧事也不用闺女出钱。

  唯一有一样,就是翻棺的钱,得闺女出。

  当然,这个没多少钱,周桂兰和姐姐周桂芝、妹妹周桂云,每人出十块钱就够了。

  周家三兄弟还行,和和气气的把账目算清楚。

  老二周安富、老三周安生,都掏出钱来给了老大。

  就此,老人的丧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三天圆坟,还有烧五七。

  “你们兄妹几个就回去吧,不用在这陪我们,我和你妈还行,都没事儿。”

  这边事情都处理清楚,许成厚把五个儿子叫到跟前儿,让他们都各自回家。

  老大老四老五老六都上班,不好请太长时间的假。

  老二、老三要盯着养殖场,老三还有挺多事情要忙活呢,都不好再耽误下去。

  “我们等着圆了坟再回去,刚才你大舅他们也说了,不烧头七,只烧五七。

  等着烧五七和百天的时候,咱再过来。”

  当地规矩,有人过世,一般就是出殡、圆坟、五七、百天、周年、三周年,这些比较重要。

  有的地方,比较重视头七,但这边多数都不烧头七。

  老话讲,头七要办,后头个个儿七都得办,谁家也折腾不起,所以多数就是烧五七。

  要是家里五个儿子的,那就不能烧五七,得烧三七。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忙,谁也不能在这头一呆七八天,该走就走。

  许世彦他们都是外孙,做到这个份儿上就不错了,没人挑理。

  “爹,妈,那我们就先回去了,伱俩在这儿再住几天,正好我三舅和小姨也难得回来聚齐。

  爹,你看着点儿我妈,别让她总哭,哭多了不好。”

  许家六个兄妹一看,时候也不早了,再晚怕是没有车往回走。

  众人也没磨叽,嘱咐了父母几句,便一起离开。

  六兄妹在桥头分手,许世德过河往北,剩下五兄妹步行前往仙人桥。

  到仙人桥火车站,许世彦、许世安、许世琴三人去买火车票,他们三个坐火车回松江河。

  而许世先、许世祥则是坐上仙人桥跑抚松的客车,俩人先到县里。

  如果有车往兴隆走,许世祥就直接回去,要是没有,许世祥就在县里住一晚,明天再返回兴隆。

  “大哥,老五,你俩路上注意点儿啊,如今这时候不太平,千万当心。”

  这几年可不是以前了,外头乱着呢,尤其是客车,真有拦路打劫的。

  好在这哥俩身上都没带多少钱,应该没啥问题。

  四兄弟分开,许世彦跟二哥六妹坐上慢车,一路逛游逛游的回到松江河。

  许世安森铁,许世琴去店里一趟,许世彦回家。

  “二姐夫,你可算回来了,这几天总有个人来家里找你。”

  许世彦刚一进门,苏安花赶紧说道。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