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传授经验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你说的那样儿试试。”

  赵大海做事谨慎,自然不肯冒险,打算弄个几十丈当实验地,真要是有成效再说。

  “到时候就让你当技术员,我看你小子行。”赵大海拍了拍许世彦肩膀,满心期许的说道。

  许世彦笑笑,“那倒不用,我也是队里的人,再说就是个听来的办法。”

  技术员什么的,许世彦倒不在意。

  毕竟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搬走,明年能不能留在东江沿都不知道呢,不贪图什么技术员。

  赵大海在这边坐了一会儿,天色就不早了,于是告辞离开。

  等赵大海走了,苏安瑛满脸疑惑,“咱们去通化的时候,旁边有人聊这些么?我怎么不记得了?”

  许世彦抬手,揉了下媳妇脸蛋,“你上车没多久,就睡的跟小猪一样,你知道什么?”

  苏安瑛因为妊娠反应原本就没精神,加上坐火车时间长了太枯燥,所以在车上睡了很久。没想到这时候却被丈夫拿来取笑,登时又羞又恼,抬手就要去掐许世彦。

  “好啊,你敢笑话我?”

  “没,没笑话你,在我眼里,你就算是小猪,也是最美的那个。”

  许世彦笑着握住了媳的手,一用力,将人搂在了怀里,两人都笑了起来。

  东江沿大队今年起参做货的五百多丈,第一天也就起回来两百多丈,所以接下来还要再去几天。

  依旧是那四十个小伙子上山起棒槌,另外再选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货屋子干活,主要是抬蒸笼,烧火、看火候等。

  村里干活比较好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挑选了去货屋子干活。

  一棵棵人参被刷洗的白白净净,就跟一个个小娃娃似的,特别稀罕人。

  刷洗好的人参整整齐齐的摆在大笼屉里面,可以摆好几层,然后几个力气大的小伙子将笼屉抬到那口十二印的大锅上。

  笼屉盖好,找来一块几张牛皮拼起来的大皮子盖住,下面捆扎结实,以免漏气。

  锅底烧旺火,开锅后两个钟头才停火,再焖一个钟头,解开绳子,揭去牛皮,打开笼屉盖子。

  一股子蒸制人参特有的香气,就顺着热气飘了出来。

  刚蒸好的人参呈微微的黄色,等着晒干,会变成一种透着黄的红色,所以被称为红参。

  笼屉敞开,带热气散了,几个小伙子再一层一层抬到旁边去。

  等人参彻底凉透,有一群小媳妇轻轻捡起,摆在叉子上。

  这个叉子,可不是吃饭的叉子,而是一种类似筛子的工具。

  长一米四五,宽不到一米的木框,底面整齐的绑着一层蒿子秆儿。

  通风又透气,又不会像铁丝网那样容易生锈,用来晾晒人参,最好。

  蒸熟的人参软软糯糯,干活的人必须小心翼翼轻拿轻放,不然手重了很容易折断。

  将人参顺头顺尾的摆在叉子上,摆满一叉子,那头有人就直接端走。

  院子里搭了好多架子,将摆满人参的叉子平着放在架子上,利用阳光晒干人参即可。

  当然,要是遇上阴雨天,就送进烘干室。

  烘干室里面有一铺大炕,外头正好连着蒸人参的大锅。

  除了炕,地中间还有俩炉子,炉子烧了火,加上炕的热度,也能把人参烘干。

  只是烘干的人参,颜色发暗,不如太阳晒干的颜色亮堂,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多数还是在外面晾晒。

  友情推荐一本书,链接在下面,喜欢的可以看一下,谢谢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