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9章 最热闹的年(六千字)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有了许瑾萍姐妹俩帮忙,这饺子包的自然快很多,没多会儿,两个盖帘就满了。

  “姥、姥爷,我们先回家啊,等会儿吃完了饺子,我们第一个过来给姥和姥爷拜年。”

  快十点了,几个孩子惦记家里头一会儿煮饺子、放鞭炮。

  反正饺子也包的差不多了,赶紧跟苏维忠夫妻说一声,穿戴好就往家跑。

  苏家跟许家离着也就一里多地,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根本不费力气,一路打着出溜滑,没几分钟就到家了。

  回到家里一看,这边的饺子刚包完,正收拾呢。

  包好的饺子,一盖帘一盖帘端到外面棚子里放着,面板、盆、菜刀啥的也都拿走。

  然后周桂兰拿着鸡毛掸子,把炕上的白面扫掉。

  “别说啊,这个炕革啊,就是好,你看这多滑溜?扫东西也容易。

  要不说如今这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以前家里头都是铺炕席,有点儿灰啊、土的,全都藏炕席缝儿去了。

  那炕席磨衣裳,好好的衣服,屁股上先磨破了。

  后来用那个纤维板刷油漆,新的时候还行,旧了油漆一掉,哎呀,也是剌人。”

  周桂兰一边扫炕,一边念叨。

  炕革,是东北人继炕席、纤维板之后,用来铺炕的新物件儿。

  商店里有卖,多数都是一米八宽,一大卷一大卷的立在那儿,按米卖。

  根据质量和薄厚不同,从十几块钱到三十几块钱一米。

  这东西比炕席、纤维板好,表面光滑,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色彩鲜艳花纹精美。

  应该说除了贵,没别的毛病。

  这东西刚流行过来没多久,年前周桂兰听人家说,炕革好,就去商店买了好几块回来,把家里这几铺炕的纤维板都换下去了。

  “嗯呢,是挺好的,县里头还有地革。

  有的人家里水泥地上铺一块儿,进门就换拖鞋,也挺好的。”

  陈春玲刚把饺子端出去,回屋听见婆婆这话,就笑道。

  “这话咋说的来着?叫时代进步了。

  如今这日子啊,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搁我们年轻那会儿,哪能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估计是过年的缘故,周桂兰格外感慨。

  饺子包完,屋里收拾干净。

  大家或是坐炕上或是坐凳子上,都盯着电视看小品相声,时不时就被演员抖出来的包袱逗得哄堂大笑。

  十点半,苏安瑛去烧火,不到十一点,东西两口大锅的水都开了。

  周桂兰吆喝一声,几个媳妇赶紧去厨房煮饺子。

  另一边,许世先领着四个弟弟,还有家里这些孩子,出去摆天地桌、发纸、放炮。

  院子里顿时就热闹起来,各种动静都有。

  鞭炮的噼啪声、烟花在空中炸响的动静,还有孩子们时不时的惊呼声。

  许成厚跟楚瑄淮没出去,俩人坐在炕头上喝着茶水。

  听着外面各种声音,看着窗外飞起的烟花,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