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君可愿做我伯乐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即将见到这位年轻有为的知县大人,唐维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大明的武将,一直以来的作战观念都是以刀剑为主,火器为辅,自己的恩师赵士祯在火器一道造诣极深,发明和改造了诸多犀利火器,为当时的刑部尚书萧大亨所赏识,屡次向万历皇帝推荐赵士祯。

  奈何当时的武将普遍信奉刀剑致胜的道理,发给他们的火器,往往就被随手放入仓库,束之高阁,既不愿意操练,也不愿意使用,赵士祯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加之为人耿直,不会溜须拍马,深为上官所不喜,最终竟郁郁而终。

  听杜红儿说这位赵大人对火器非常重视,唐维这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见他,心想若是这位赵大人也和以往大明官员一样,对火器持有漫不经心的态度的话,自己也就死了这条心,把师父留下的各种笔记,书籍付之一焚,自去找个营生过活,此生再不提火器之事。

  二人在门外没等多久,便看到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冲着他们匆匆一路小跑而来,唐维见这年轻人一袭青衫,文质彬彬,心中想道这或许是赵大人的幕僚吧,却是好生年轻。

  没想到杜红儿见到此人,当即便喊了一声“赵大人,你咋亲自来了?”唐维这才明白,面前这名书生并非什么幕僚,而就是神木知县,赵无忌。

  只见赵无忌走上前去,犹自微微喘气,拱手对着唐维说道“这位便是唐维唐先生吧?杜小姐已经跟我介绍过你了,赵某身边如今正缺如先生这样的大才,今日一见,喜不自胜,两位请进内宅说话吧。”

  唐维没想到这位年轻知县十分平易近人,并且竟然还亲自出来迎接他,显示了非常的重视,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得遇知音的感觉。

  落座后,赵无忌便问道“本官正在募集乡勇,打算成立军队,保境安民,本官以为,火器乃是将来的战场之王,是以打算成立一支火枪队,不知道唐先生对于火枪的研究,可有什么心得?”

  唐维小心翼翼地取下背后背着的长长的包裹,打开包裹后,原来是一张张卷起来的图纸,唐维首先取了一张图纸给赵无忌,说道“说到火枪,这乃是家师生前研制的鲁密铳最终改进型,请大人一观。”

  赵无忌定睛一看,只见上面绘制的火枪形状,大体似乎与后世的三八大盖颇为相似,一样的长枪身,后面带有木柄枪托,不由得惊喜地说道“难道赵先生已经把燧发枪研究出来了?”

  唐维在旁急忙说道“大人,这鲁密铳改进型,仍是用火绳点火,燧发枪恩师也有研究,只是尚未来得及研究精熟,便撒手西去了。”说罢,眼圈已经微微泛红。

  赵无忌仔细看去,这才发现虽然外观看着仿佛相似,仔细看才发现枪管下并未有扳机,显然这还是一款火绳枪,他又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