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七章佩服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三桂如今还不是后来的那个腹黑枭雄,他现在还很年轻,还有些热血,看到清军在大明内地肆意征伐劫掠,他的内心也是极为的愤怒。

  他此次跟随关宁军一起入关勤王,虽然在高起潜和他父亲吴襄的约束下,并没有实质性的与清军交战,但他的内心依旧躁动不安,在这个朝局危急的时刻,他很想挺身而出,率领手下家丁和清军较量一番,打上几场胜仗,扬名天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其实也是吴三桂内心深处的追求,但是势不如人的时候,他会很明智地选择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走为上策,而不会像曹文诏和卢象升那样,和敌人死拼。

  当卢象升在巨鹿兵败身死之后,高起潜手下的关宁军,更类似于一种主动性溃败,与满清的军队交锋时,往往一触则溃,虽然场面难看,但由于是主动逃窜,除了个别跑得慢的倒霉蛋,大部分将军手下的实力却都保存了下来。

  吴襄,吴三桂父子率军逃到了青城,他们手下的军马几乎完好无损,这也是吴三桂此番敢于率军前来淄川的底气所在。

  而在连续溃败的情况下,吴襄的面子也有些挂不住了,他们这一路关宁军屡战屡败,丝毫没有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将来还如何跟朝廷要饷要钱?所以这次爱子吴三桂主动请战之时,考虑到赵无忌也是大明有数的名将,吴襄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依旧是再三嘱咐吴三桂,这些家丁可都是花费了大量银钱练出来的,都是自家的心腹力量,作战时一定要小心,实力不如人之时,万万不要勉强浪战。

  吴三桂一一答应了下来。

  吴三桂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对他父亲的话语深以为然,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自己是骑兵,真要跑起来,敌军也留不住他。

  吴三桂的目光掠过赵无忌的身后,看到了淄川城高大而坚固的城墙,他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一丝明了之色,“鞑子长于野战,我军长于防守,大人在这里据坚城以守,正是以长击短的高明策略。”

  赵无忌哈哈一笑,问起吴三桂的来意,“吴将军今日来此,可是为本官助战的么?”

  吴三桂微微颔首。

  “既如此,吴将军的部众,是打算入城呢,还是在城外扎营结寨?”

  “这个,末将所部俱是骑兵,长于奔袭机动,不利于守城,末将的想法是,率军在此附近梭巡,伺机再与敌军交锋。”吴三桂面色不改地说道。

  出征之前,吴三桂便和吴襄商量过了,一定不能驻扎在淄川城内或是城外,那样的话一旦清军来攻,定会被重重包围,到时自军便只有死战一途可走,这样实在太过被动。

  最好的办法是在淄川城外围机动,一旦清军来攻,则看清军的规模大小采取对策,若敌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