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传导性_重生之金融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的人群,梅川内酷心沉入到了谷底。

  仅有的理智告诉他,这么多人一起卖房,那房子只会无人问津,即便是打折再打折恐怕也无人问津。

  “逃命吧!房奴君!”

  “逃命吧!别让房贷压断你的腰。”

  梅川内酷无意识的惨笑着瘫软到了地上。

  曾经,他还讽刺过那些连房奴都不配做的庶民,可是现在......

  市场是具有传导性的,当一个市场出现问题,其传导机制就会将危机传导至另外一个市场。

  1955年到1990年,霓虹股价涨了一百倍倍,在1989年12月顶峰时期,霓虹股票市值总计四万亿美元,这个市值,是美国股票道琼斯加纳斯达克总市值的一点五倍。

  有多疯狂?

  接近于全球资本市场市值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五。

  由于股票市场上涨,大量企业都可以在股票市场完成融资,他们对于银行需求就越来越小。但这对于银行非常不利,银行的考核是贷款利率。

  那么中小企业和个人企业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客户。

  银行,是资本市场中的组成部分,作为资本的源泉考虑客户质量自然是首选目标,穷逼,想贷款那永远都是一种奢望。

  房地产开发商自然就是银行最大最优质的客户。

  1956到1986年,霓虹土地价格上涨了五十倍,物价涨幅才上涨四倍。这意味着,再没有比地产开发商更硬核的企业了,也再不会比有房子的人更硬核的优质客户了。

  于是,1985到1989年,霓虹银行贷款规模扩大了百分之四十三,其中对于房地产贷款扩大了一倍。

  大藏省统计,流入房地产资金为一百二十兆日元,其中一半来自银行。而1991年霓虹的GDP才462兆日元。

  这就是市场的传导机制理论逻辑。

  大阪。

  “BOSS。今天的报纸!”

  刚到公司,威廉就拿着一份报纸兴冲冲到了沈建南办公室。

  《读卖新闻》,霓虹第一大报纸。

  头条。

  一重康野的照片。

  内容,为遏制投机分子炒作稳定经济,大藏省决议房贷比例下调百分之七十五.......

  看完报纸,哪怕是沈建南的无所谓心里也不由一喜。

  等了这么多天,该来的终于来了。

  不过,这厮脸上那是半点都看不出来,随手将报纸还给威廉,他淡淡道。

  “看把你兴奋的。多大点事!”

  威廉眨了眨眼,没有想象中的兴奋让他有些一时摸不着头脑,等了片刻,他才兴奋道。

  “BOSS,你看清没,大藏省决议房贷比例下调百分之七十五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不一样,这是公开......”

  威廉的话没有说完,以沈建南对市场的理解又如何会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种无法控制的敬畏油然而生。

  既是对强者的敬畏,也是对那颗心的敬畏。

  泰山崩于前而不动色。

  但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

  在交易所这么久,威廉不是没见过比沈建南更有资本的人,霓虹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可是......不管是三井、三菱、助友的席位上,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像沈建南这样,面对着巨额财富还一点反应都没有。

  也许,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什么事情能够让老板动容了吧。

  “BOSS!”

  东京,证券交易所。

  巨大的交易屏幕上,反射着淡淡荧光,,场内交易员和四周的散户全部紧紧盯着中央区的显示器。

  市场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犹如死寂一般,人们脸上充满绝望和希冀的矛盾之色。

  谁都能想到,如此大的消息会为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动。

  八点整,股票市场正式开盘。

  东证报价27000,跳空低开121个点。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