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 抗倭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兼短刀手。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

  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

  虽然当中可能有些地方是池非自己想象中出来的,但整个鸳鸯阵的阵法却是没错的。

  再加上这本来就是真人真事所改编,因此许多不懂军事的读者都有种不明觉厉的真实感。

  而一些懂行的人看过这些描述后,更是觉得这阵法当中的每个人职责分配合理,互有配合补充,好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当然,整个练兵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不仅江铭在一一努力克服,他的妻子徐若梅也这其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为了帮助丈夫,徐若梅组织了当地许多无家可归的妇女成为后勤大队,为民团士兵缝制衣服和做饭,以及为士兵制作伤药、绷带等各种琐事。

  夫妻俩就这样一个负责练兵,一个负责后勤,配合得天衣无缝。

  由于江铭有别于其他贪生怕死的官员,不仅积极练兵,而且还安置了当地许多流离失所的流民,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平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许多平民百姓开始自动自发地帮助江铭练兵,许多家人被倭寇所杀的受害者更是争着抢着要加入江家军,希望可以为家人报仇雪恨。

  江铭对这些受害者加以筛选,把年纪太小或年老体弱的人分配到后勤队去,只留下有战斗力的人。

  整个县城,都处于一种热火朝天的抗倭气氛当中。

  与之前江铭刚刚上任时,那种仿佛所有人都在等死一般毫无希望、死气沉沉的局面相比,如今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池非把练兵期间的种种小故事和小细节写得十分详细和煽情,让读者们看得既投入又感动。

  半年后,倭寇终于再次来袭,这次上岸的倭寇足足有两千人之多,全是一帮亡命之徒。

  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大队人马,江铭只能带领仅练兵不到半年时间的民团士兵前去迎战。

  这就是江家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战,也是最重要的一战。

  如果打败了,倭寇就会大举入侵,到处烧杀抢掠,把整个县城变成人间地狱。

  如果打赢了,那江家军就能真正成为抗击倭寇的有力作战队伍,从而彻底改变整个淮南县的命运。

  输赢胜负就此一搏,江铭退无可退。

  于是,江铭带领江家军抗击倭寇的第一场硬仗就这样打响了。

  为了身后的妻子以及全县人民的性命,江铭无论如何都要打赢这场仗才行,他甚至已经做好了与倭寇同归于尽的心理准备。

  旌旗飘,战鼓鸣,壮士一去无念还,唯愿杀敌保民安。

  风起了,战吧!

  所有读者看到这里,都感到热血沸腾,心情久久都难以平复,全都迫切想看到接下来的内容。

  这几期报纸,销量一期比一期高,光是京城本地,就卖出了平均每期三万五千份的惊人销量。

  与此同时,登在文学报上的商业广告数量也一度恢复到全盛时期的八成左右,再加上江南版文学报的极高销量和商业广告收益,池非再度恢复成日进斗金的状态。

  :。: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