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 旧事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让一半官员和勋贵从京城消失,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这么说来,今上能顺利登基,还真是谢太后和安国公他们这些勋贵的功劳。”

  “是的。而且我相信,当年那份圣旨也是真的,先皇确实想将皇位传给今上。

  因为在一众皇子当中,今上的为人和品性确实要比那几位皇子要好得多。

  那几位皇子当年实在闹得太过份了,引得先皇震怒,在临终前下旨传位给今上也很正常。

  由于今上继位时,还未成年。因此暂时由谢太后垂帘听政,并由两位重臣辅助今上治理朝政。”

  池非试探着问“岳父,您的意思是,那几位以安国公为首,协助皇上登基的勋贵,手里还掌着大部分的兵权?

  可是调动兵马不是需要有虎符和圣旨吗?难道那些人敢抗旨不成?”

  “调动兵马确实需要虎符和圣旨,但我问你,谁有资格验证虎符和圣旨?”

  池非听岳父这一反问,很快就明白过来,虎符和圣旨绝非低级将领和普通士兵有资格查看,只有真正领兵的将领才有资格查看这两物。他说是就是,他说不是就不是,底下的兵将哪里知道是真是假,只会听上头命令行事罢了。

  因此历任皇帝都只会让信得过的武将来掌兵,正是为了防止兵权被别有用心之人所掌握。

  虎符和圣旨毕竟只是死物,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负责领兵的人。

  宁志远看他想明白了,这才接着说“你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想对你说的事。

  原本各地卫所,尤其是拱卫京城的禁军和五军营都应该受皇上直接管辖,历代皆是如此。

  但就因为几十年前那场夺嫡之战,使得情况出现了变化。

  名义上全国兵马是受皇上指挥,但实际上那几位以安国公为首的勋贵才是真正手握兵权之人。

  这不仅是因为那些人当年的拱立之功,谢太后垂帘听政那几年的精心布置也是维持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所在。”

  听到这里,池非已经有所领悟了,这实际上这就相当于利益交换。

  安国公等人让今上当上皇帝,其报酬则是要各地的兵权。这就形成了一种等价交换的平衡。

  再加上今上登基的还未成年,那时朝廷主要由谢太后在把持。

  为了娘家的利益,谢太后可能不仅会默许这种情况出现,甚至还会有意纵容安国公等人掌权。

  毕竟今上并非谢太后的亲生儿子,跟太后隔了一层,谢太后想偏帮娘家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要谢家保持强盛,她这太后的权柄自然稳如泰山,不会有任何人能够撼动得了。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皇上真的甘心把兵权一直让出来吗?

  想到这里,池非忍不住问“岳父,今上就真的愿意一直保持这种状况?”

  宁志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能想到这点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