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8 流民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是产粮重地,在供养这些流民的时候,至少在运输上就省掉了一大笔开销。

  然而想暂时安置这些流民不难,但问题是以后怎么办?

  这跟当年西北流民大规模南下不同。

  当年是因为北方大旱,再加上胡人入侵才导致大批西北流民被迫南下。

  只要西北旱情得到缓解,并且胡人被赶走后,西北流民自然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如今这些流民却大部分都是燕南和臻远这两省的出逃农民,而这两地现在胡人手中,究竟什么时候能夺回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有可能是一两年,也有可能是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难说。

  换句话说,这十几万流民究竟要留多久,完全是个未知数。

  这可不是几千人或者一两万人,而是十几万人。

  为了不让这些流民饿死,每天光是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目,更不要说还要帮他们搭建住处、分配田产、安置入户等各种事宜了。

  不管对于哪一个地区来说,这些流民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即使是富饶如江南等地,也难以承受这样的重负。

  除了找地方来安置流民这种比较正常的提议外,朝堂之上还有另一种更为极端的声音,那就是直接派兵镇压。

  这一派声音的理由是,这些流民一路上到处抢掠伤人,已经跟暴民无异。

  既然是暴民,朝廷就应该派兵镇压围剿,绝不能放任姑息。

  对于这个提议,大部分官员都觉得不妥。

  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问题,主要是怕官逼民反。

  要知道这可是十几万流民,一旦镇压失败,很可能会导致这些流民一起造反,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如今西北全境已经叛出了朝廷,西南又有胡人作乱,如果再加上这十几万流民也一起造反,那就真是天下大乱了。

  这时候所有官员都等着新皇作决定,或者说,都在等着背后的安国公作决定。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朝廷名义上是顺天帝在统御,实则上真正的话事人另有其人。

  终于,众所期盼的安国公当着百官的面提出了自己的奏章:将这十几万流民引导至江北边陲地区开荒种田,并在当地重建家园。朝廷方面则为其提供种子和工具,并派官员到当地协调管理。

  这奏章一出,顿时引起了众多官员的惊讶。

  江北地区田地贫瘠,气候多变,并非一个适合开荒种田的好地方。

  尤其是边陲地区,以沙石地形居多,种树都难种,更别说开荒种田了。

  一下子把这么多流民赶到那里,不怕引起民变吗?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肯定会遭到大部分官员的反对。

  但这是权倾朝野的安国公亲自提出来的奏章,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人敢出声反对。

  别说是官员,估计顺天帝也不会反对。

  果然,顺天帝很快就同意了这份奏章,并安排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