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5 监国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烈反对。

  历史上由太后来垂帘听政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只发生在新皇年纪太小,还未有能力处理国政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如今顺天帝已经成年,而且代理监国的人选又不是没有,怎能再由谢太后来监国。不仅于理不合,更有违朝纲。

  往再深的一层想,万一此例一开,后世难保不会再出现手握大权的太后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代替皇帝监国的情况出现,因此此例绝不可开。

  由于这个决定遭到了大部分官员的反对,并且大有宁愿不要皇上亲征也不允许太后监国之势,急于御驾亲征的顺天帝终于妥协了,答应出征后由福王暂时监国。

  在背后充当顺天帝心腹幕僚的许钰初开始感到事态越发有些脱离控制。

  他看得出来,这些原本像鹌鹑一样不作任何表态的官员之所以会突然变得态度强硬,背后多半有人在暗中指使。而如今朝堂之上能有这种控制力的人,莫过于“养病”当中的安国公。

  难道,安国公他想……

  一个让他不敢细想下去的可怕想法让许钰初感到全身发凉。

  但事已至此,已经骑虎难下,皇上能不能挣脱谢家的控制夺回兵权,就看这次亲征能否成功了。

  想到这里,许钰初决定暂时不把这个想法告诉顺天帝,以免他未战先怯。

  ………………

  自古皇帝亲征都是事关国运的大事,因此需要有重大的祭祀仪式。

  出征前三天,皇帝要亲自到京师的“旗纛庙”里进行隆重的祭祀。

  祭祀的神灵分别为“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只五昌等众”,共七位神祉,祭以太牢。

  同进各地卫所要在公署后立简庙,以指挥使为主祭官,同时祭祀这七位神祉,以响应京师的祭拜。

  出征前还要再举行一次盛大的祃仪。

  大概流程是:皇帝服武弁服,御奉天殿,大将军入就丹墀,四拜,由西陛入殿,再拜跪。承制官宣制,以节、钺授大将军。大将军出至午门外勒所部将士,建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奏乐前导,百官以次送出。

  由于这次亲征没有大将军,只有左、中、右三位将军领兵,因此由这三位将军代替大将军执礼。

  三月初六,在钦天监所挑选的这个黄道吉日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祃仪后,由五军营的十六万士兵和二十几万民夫所组成的将近四十万大军在顺天帝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地往南方进军。

  人数之众多,声势之浩大,让无数观礼送行的平民百姓心潮澎湃、大开眼界。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浩然大军,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此战必胜。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魏万岁,皇上万岁!”

  也不知是谁开始先喊起来的,越来越多百姓开始不约而同地叫起来。

  一时间,整条大街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高呼万岁之声。

  在这种此起彼伏的万岁声中,身穿龙纹金甲、背披鲜红大氅、脚跨高头大马的顺天帝一扫以往的阴霾,整张脸兴奋得红光满面、意兴风发。

  果然御驾亲征的决定是对的,他原本就应该像先祖魏武帝那样成为一代圣君,这下谁也拦不住他了。

  相比于兴奋不已的顺天帝,作为随行官员之一跟在后面的许钰初却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假如谢家真的打算施行他之前猜测的那个想法,那此行凶险啊。

  此时在安国公府内,原本卧床养病的安国公已经坐了起来。

  只见他坐姿挺拔、气势逼人,完全不像个病人。

  “祖父,皇上已经出城了。”不久前才从江南回到京城的孙子谢长风恭敬地禀报道。

  “我们在南边的人都准备好了吗?”安国公沉声问。

  “请祖父放心,一切已经准备妥当。”

  安国公没有再出声,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浓烈的杀意,让人心寒。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