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我的大明_穿越明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辅政大臣,当然最终廷推结果得由朕钦定,与以前的廷推一样,另外,允许加入乃至罢免与开除兴明会成员的权力只能由朕钦定。”

  朱由检说后就道:“现在兴明会成员人数还比较少,不过百余人,比较容易廷推出第一届议政局议政大臣,所以,你立即着手准备这事,尽管主持好这兴明会的第一届廷推,廷推出议政大臣,也就十来名,然后参政大臣则也进行廷推,廷推出三名就行,加上你们几位辅政大臣组成一个政事堂,最后辅政大臣暂不进行廷推,暂由现在你们几位辅政大臣与朕一起辅政。”

  “臣明白!”

  蒋德璟对于这种加入党务的朝廷统治方式自然是感到新鲜的,但他在朱由检的影响下,倒也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毕竟以如今的形势来看,思想不坚定且有异己之心容易叛变乃至没有什么信仰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这才导致大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所以利用兴明会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建立绝对忠诚的人才库,是很有必要的。

  蒋德璟在接到朱由检的指示后就立刻将淮安府的一百余名兴明会成员召集了起来,宣达了皇帝陛下要他们进行廷推选举领导成员的谕旨。

  大明一直就有廷推的制度。

  所谓廷推就和选举一样,就是让大臣们聚集在一起就一些关键要职如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督抚官进行投票推选,最终由皇帝敲定一人的制度。

  所以,朱由检在这里没有说选举,而是说了廷推,而蒋德璟等自然也能听懂。

  当然,目前兴明会这种制度也的确用廷推更合适,因为所有的任命权还是在皇帝手里,大明依旧是由皇帝朱由检毒菜统治的。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员士子而言,皇帝能愿意进行廷推已经够让他们满意自己这些人在政治上的参与感了。

  “此乃极好的事,廷推无疑比特简更好。”

  刘理顺此时就附和了起来。

  其他兴明会成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第一届兴明会廷推议政局议政大臣的廷议便正式于崇祯十八年六月十一日在淮安开始。

  而朱由检作为皇帝陛下自然也是亲自出席了的。

  而这次廷议最终廷推选出了十六名议政局议政大臣,并廷推出了宋应星、刘理顺成为议政局的新参政大臣。

  因为兴明会成员现在大部分还是跟着朱由检一起南迁的北方官员士子以及军官和军事制造局的骨干成员为主,所以选出的宋应星和刘理顺成为参政大臣倒也不意外,毕竟兴明会现在还没有许多来自南方的士子。

  宋应星对此是最为高兴的,毕竟他之前只是个举人,如今却没想到成为了离陛下最近的重要大臣之一。

  但积极要参加兴明会的南方士子则是越来越多的。

  “在下阮大铖,安庆府桐城人,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罢官前官至太常寺少卿,有志为大明皇帝陛下提出的与满清血战到底的号召奋斗一生,故再次申请加入兴明会,还请转交伟0大的大明崇祯皇帝陛下批准!”

  此时,阮大铖就再次来到了刘理顺这里,递交了自己的申请书。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