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章 富我汉民,扩我汉土!_穿越明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不足以装备目前已经成编制的上万近卫军;

  不过,现在我们正在按照陛下所说的坩埚炼钢法建造新的炼铁厂,已经炼制出了新的钢铁,且已经做过试验,发现比福建铁质量更好,且已经获得了陛下所说的高碳钢,并以此做了钻制枪管用的钻头,制造了陛下所说的手工机床;

  目前发现,这种钻制枪管的方法要比纯双层锻打枪管的速度要快,而且更不容易漏气,枪管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发射出的铅弹精确度与射程都有很大的提升。”

  “如此甚好,加强这类钻制枪管的技术师培训,同时完善学徒制度,学徒的待遇对比技术师减半,但学徒的学习水准得和对应技术师挂钩,学习进度快和水平高的,其本人和教授其学习的技术师都要有奖励,学习进度不行的,其技术师要有惩罚。”

  朱由检说后,宋应星点了点:“臣遵旨!”

  接着,朱由检又问道:“火炮研制得怎么样?”

  “回陛下,臣已经和汤若望一起研制出陛下所要求的重型直射长炮与轻型直射长炮,俱是铜胎铁芯大炮,加了准星和照门,铁芯是用坩埚炼钢法炼制的新钢材,装弹方式是采用的佛郎机的后装子母铳方式填弹,目前已经完成试射,已制造出大明重型直射长炮三门,轻型直射长炮两门。”

  宋应星回道。

  朱由检很欣悦地点了点头:“爱卿辛苦,朕很希望有朝一日,爱卿与军械总局的诸位技术师与学徒们能让我大明近卫军有机会将成吨的钢铁砸在敌人的阵地上,用钢铁洪流为汉家百姓打造出一个朗朗乾坤,一个太平盛世。”

  朱由检这么一说,在场的人们皆鼓起掌来,一时热血澎湃。

  因为在这个时代,皇帝的身份在很多人心中还是很崇高的,毕竟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了上千年,,所以当朱由检这么一说,没有不激动的。

  王承恩这时候则主动请示道:“陛下,宋侍郎有件事还没有禀报,这些燧发枪和火炮还没定名呢,还请陛下赐名。”

  “燧发枪就取名为崇祯001型火枪,重型长炮则取名为崇祯101型直射重炮,轻型长炮则取名为崇祯102型直射轻炮。”

  朱由检便取了名字,并要求宋应星继续坚持在军械总局加强制式化生产和流水化生产。

  除他和汤若望和绝对可靠的老技术师知晓每件军械全部制造过程外,所有军械的零部件分成不同的车间生产,每类技术师只能了解一门技术,以此避免大明内部的技术暴露出去。

  宋应星也不得不承认皇帝陛下朱由检的这个办法很好,也就一直坚持着这样做。

  ……

  “回禀陛下,现在除臣所带进京的六千士卒外,加上南迁时沿途招募的六千士卒,加上现在招募的三千士卒,整个近卫军合计有一万五千余兵,目前已在进行鸳鸯阵与火器训练的是最初在通州张家湾招募的三千兵,再加上跟着臣从山西来的六千兵,除女兵外,皆已完成训练;

  即目前近卫军可直接实战的士兵数量是九千余兵,也就是完成新兵训练的九千余野战兵。

  但其中有七千余野战兵依旧是以鸟铳和三眼铳为主,只一千余火器野战兵装有燧发枪。

  臣已遵从陛下旨意,将这一千余已熟练掌握燧发枪操作技能的火器兵和从七千余完成训练的士兵中抽出了三千余兵,整编成了一个甲级野战兵主力步兵营,现已定番号为近卫军第一野战步兵营。”

  周遇吉这里向朱由检汇报了最新的近卫军整编与训练情况,并将重新整编的近卫军第一野战兵具体编制方案与官兵名单册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也就翻看了起来,且很认真地看着,对于他而言,这算是他这个皇帝重新组建起的第一支精锐。

  看完后,朱由检便合上了名单册,说道:“很好,就用第一野战步兵营攻打淮安城,明天就攻打!”

  “遵旨!”

  周遇吉回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