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章 第 61 章_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抓住车子的手柄轻轻一转,大圆盘和铁钩就滚动起来,而牵棕绳的人,只需要把弄好的棕丝挂到铁钩子上,往后一退,就能牵出一条均匀的棕绳。

  卫永华做了两个这种手摇车,这两个车子是配套的,一个上面有两个滚动的钩子,另一个上面只有一处铁钩。因为做床的棕绳得结实,得两条棕绳各成一条才结实,这两台木车,前后一摇摆,就能绞成一股。

  卫永华把做棕绳的事交给了村里的卫永治和周大红,他做好车,就抽空回了一趟老家,教他们怎么牵棕绳,教会后告诉他们,棕绳长度得有三丈,五十根棕绳为一捆,一捆棕绳,他给他们一块钱。

  有了这种专门做棕绳的木车,卫永治两口子效率特别快,五十根三丈长的棕绳,竟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做出来。

  目前,卫永华只在休息的时候做床,一个月下来,顶天了也就十张床,这十张床的棕绳目前都是卫永治两口子提供的,因为这,周大红可高兴了。

  她家成了村里第二个不进城,就能在家挣钱的了,她能不高兴吗。第一个则就在周柄贵家,因为周大柱如今已经能靠手艺,打东西去镇上卖了。

  卫永华和苏若楠做的这种床,在市面上能卖到三十四块钱一张,现在两口子私下里挣的钱,比他们加起来的工资还高。

  这两年,国家已经在逐步开放了,上头鼓励个体户做生意,好多人都在张望,不敢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苏若楠却在得知上头竟公派了几百个人出国深造,学习他国经济后,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她眼下正在盘算着,要不要把厂里的活给辞了,开一家小型家具厂,家具厂就主做绷子床,先挣一点快钱。至于以后,到时候跟着市场走就成,反正永华有手艺在身,不怕家具厂弄不出新产品。

  不过,目前她也只能想想。

  办厂太复杂,前期选址、人手、还有棕绳的提供,都得想办法弄。

  特别是棕绳的来源,这可是做绷子床最主要的东西,到时候办厂了,他们的棕绳绝对会很多很多,这可就不是卫永治一家就能提供的了的。

  这其实说起来,已经是一个产业了。棕树皮,打散棕树皮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棕绳和制绳的木车……每一样,都是一道工序,这些工序,不可能由家具厂里来完成,得去乡下找人收才行。

  怎么做,怎么收,都是个考验,她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行。

  想到办厂,苏若楠不由得又想到了上头公派人出国的消息,这消息,无疑证明了国家开发经济的决心,她只要跟着国家政策走,一定能让自己的小家越来越好。不定以后老了,还能留下一份家当给几个孩子。

  说起公派出国这消息,苏若楠其实还是通过潘玉华亲妈知道的。

  谁能想到,潘家那被捡来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