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5章 奏折_清穿之福晋好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那希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建这个学堂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培养他们考科举,而是教导他们处世为人,明白是非对错,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若是在读书上天赋非凡的人,学堂自然可以着重培养,那些读书一般的,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愚钝,只能说他们不擅于读书,可以挖掘他们其他的闪光点。”

  胤禛若有所思,思忖半晌后对乌那希说道:“你继续说。”

  见胤禛因她的话有了想法,乌那希就尽量说得详细些,说不定能让胤禛想到更完善的办法,“学堂也不仅仅教导他们科考需要学的四书五经,还可以请一些有带兵经验的老将军去学堂讲课,说不定多年后学堂里还能涌现出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军呢。

  还能给他们普及一下大清的法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有一些技艺高超的手艺人,对种地很有经验的老农,还有为人正直、医术也不错的大夫,这些都可以请到学堂里去给学生们讲课。刑部的官吏,宫里的太医和工匠们,不都是现成的先生?

  这样一来,就算在读书方面没有天赋,也能学到一技之长,以后出了学堂,就能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为了避免有人在学堂虚度光阴,还可以规定学生只能在学堂待多少时间,这会让他们有压力,进而产生动力。仟韆仦哾

  学东西总需要时间,三五年过去,等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你也彻底掌握了权柄,到时候你就可以下旨,准许旗人经商,然后再取消俸银制度,让旗人自行耕种。”

  “仔细思量下来,你这法子还是可行的,军营里也可以按照此法推行,那些因为老弱病残离开军队的士兵,就算没了军饷也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八旗子弟去军营训练的时候,也不会荒废了手艺和学识。”

  胤禛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还由此联想到了其他方面,“我让八旗子弟去军营训练,普通人不敢反抗,但那些世家子弟肯定会想方设法不去,到时候我再颁布一道命令,凡是八旗子弟,没有参见军营训练的,都不能参加科考或者入朝过为官。”

  乌那希心中感叹胤禛脑子转得真快,这样一来,选择权就全在他们自己手中,去军营训练,或者不参加科考,不当官。

  那些溺爱子嗣的大臣们也没话说了,去不去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皇帝可没逼谁。

  “我们可以先在京城建学堂,让旗人进学,若是效果好,就可以让普通百姓也去学堂进学,然后在大清其他地方也建这样的学堂。不说能有多少学识,至少不再是睁眼瞎。

  参加科举和训练的法子也可以用到百姓身上,既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不至于参见完科考就丢了半条命,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以后不会轻言放弃。

  反正他们去军营也是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