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7、五年12月16日 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大人指点,草民不胜惶恐。”

  “少来这套。”宋北云手一挥:“赶紧把事情办了就成,马屁不用拍了。”

  “嘿嘿……还请宋大人吩咐。”

  “这第一条,行文要通俗易懂,以白话为主,我不想看到一句官话套话。第二条,要义愤填膺,要让天下人看到都能感到我大宋万般的委屈和无奈。第三条,渲染一下陈司的生平,有几个要素要提到,忠孝理智信这是基本,然后便是勤恳、厚道,将他写个天上有地上没,传说中的不世之材,三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名臣忠臣,假以时日必成大宋的肱股之臣。”

  那日报主编,轻轻一笑:“那宋大人,我便开始动笔了。”

  “赶紧的!”

  一篇稿子写完,经过三道修改之后,便紧急刊登在了今日的长安晚报上了,很快这个消息就像瘟疫一样传播了出去,整个长安城顿时笼罩在了一片凝重而愤怒的情绪中。

  特别是那些书生学子,讨论起来便是满腔怒火,恨不得亲自拎着家伙去找西夏人拼命。

  集市上、茶楼中、酒桌前,似乎每个人都在讨论使者被西夏所害的事情,大宋怎能受如此屈辱?所有人心中都攒着一团火,就连集市上许多商家也开始不与西夏人做买卖,而西夏的使者居住之地都被官府派兵保护了起来,因为外头总有提着刀的醉汉在那游荡,声势吓人。

  当消息传出的第二日,一早便有青年学子汇聚在了衙门街的外头,他们头上绑着白布跪成一片写下血书,要求严惩凶手,重塑国格。

  他们跪了一上午,临近中午时宋北云终于出现了,他用沉痛而颤抖的声音安抚起了这些学子,说现在一切都还未彻查清楚,尚不可轻举妄动。

  但年轻人冲动而亢进,他们并不在乎查不查的清楚,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公道,一个属于被害使者和长安和大宋的公道。

  宋北云左右为难一阵,咬紧牙关承诺,必会向凶手讨回一个公道,甚至还亲自割破了手指在他们的血书上按下了手印。

  长安城因为这个手印彻底沸腾了,许多人唱着流传千年的老秦腔,举着气质在为英雄送别,场面震撼而感人。

  但西夏使者此刻却是吓得满面苍白,他们一众人连屋都不敢出,生怕一出去就被人踩得连渣都不剩。

  他们不知道为何本还是风平浪静的长安城一夜之间就变得如此慷慨激昂,只知道现在的风评对西夏绝对不是好兆头,说不准直接就会成救人变成全面战争。

  战争……西夏承受不住了,此时的西夏本就已经破败不堪,根本承担不住大宋这般庞然大物的碾压。

  想来陛下那里也在发愁吧……但发愁又能如何?弱国本就是如此,只是希望长安、大宋能像个君子一般,不要再玩那种花招了。

  而除了各国使者在研究长安之外,女学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