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16章 凯瑟琳的实验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人们一般认为,除了几种特殊情况之外,环境一次一般只能增强或者减弱寥寥几条基因的活性。但是这份论文却是从另外一边进行怀疑的:环境能够在‘大片基因乃至整个基因组上’呼风唤雨——而且一个人的社交环境或许也能施加特别强大的影响。简单地说,你和谁一起厮混、和你厮混的人的行事风格如何,这些都将显著地影响你的基因中有哪些在指点江山、又有哪些黯然失语——而你的人格也因此改变。嗯,简单来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因为是日本的关系,所以找到一句用得上的中国古谚语还是不错的。

  “实验室重复了这个实验,并且做了基因阵列对比,而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凯瑟琳说,“对那些遭到‘劫持’的蜜蜂来说,新家的生活确实改变了‘整块’基因的活性。如果将它们的基因表达阵列数据与和同类一起长大的蜜蜂组进行对比的话,一眼便能够看出显著的变化:阵列中有几百条基因的颜色都不同。蜂巢之间的转移不仅让蜜蜂的行为出现差异,更让它们的基因大范围地改变了工作状态。”

  看到正皱着眉头看文章的龙神诚,凯瑟琳意味深长的笑了:“而且,不管是哪个亚种,被收养蜜蜂的阵列数据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收养它们的蜜蜂的阵列数据越来越相似。那些‘打开’或者‘关闭’的基因当中有很多已知能够影响行为;其中有一些则与攻击性有关。”

  “的确,从论文里面来看,蜜蜂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它们的性情变得与同巢伙伴一样。看起来基因组并不需要改变其编码,便能够将动物变得如同另一个亚种。”

  龙神诚不由得用锐利的目光看着凯瑟琳:“若是更进一步的话,甚至可以说它们差不多就是变成了另一种蜜蜂。”

  “就是这样。而且,这个技术现在也有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表观遗传学’。”

  凯瑟琳用的“表观遗传学”是英文。

  “epigics吗?的确很合适。”

  “对,这个词的字面意义,就是指代任何不更改实际dna序列便能改变基因功效的事物。”

  研究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蜜蜂而已,甚至还有人类。

  这些研究人员有意于关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长期互动:比如二战期间荷兰孕妇遭受的饥饿会如何影响她们子女的基因表达和行为;又比如母鼠是否勤于舔舐幼鼠并为它们理毛,会怎样改变后代的dna螺旋,从而影响到这些幼鼠在将来生命中的焦虑程度。

  而在论文的总结处,则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社会生活能够以先前未被关注过的速度、幅度和深度改变我们的基因表达。”

  “我们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进化?最有可能的答案是:对迅速变化的社会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