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34章 代表团见闻(二)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电脑好像很复杂的样子,但是打开个网页看个新闻应该简单?这些人虽然连地址栏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熬夜看新闻。

  张先生回去之后,也没有停下来,而是和其他人一样打开了电脑,然后搜索起了自己要找的内容。

  “凯瑟琳.埃德森。”

  “啊?不对啊……”

  他的确搜索到了不少相关内容,但却都是有关于“凯瑟琳.埃德森”这位“作家”和“演员”还有“导演”方面的事情的。

  至于那些人说的什么“新闻界的消息”什么的,张先生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不过他倒是隐约可以看到,在提到什么苹果、intel之类的这些公司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两个“埃德森小姐”的名词出现。

  张先生拿出了说明,仔细看了看之后,便将搜索词删去了“凯瑟琳”的字样,只留下了“埃德森”。

  而这时候,搜索到的东西更匪夷所思了。

  不过张先生还是的现了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保护伞公司。

  那位斯科特先生是保护伞公司来的,这一点张先生也知道。

  而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名为“布鲁斯.埃德森”的名字。

  再进去一看,原来这个人是保护伞公司的总裁。

  这可真让张先生惊讶。

  接着,张先生似乎想到了什么,便搜索起了“布鲁斯.埃德森”和“凯瑟琳.埃德森”这两个名字。

  但是结果却一无所获。

  ——废话,谷歌本来就是凯瑟琳的……

  想到这里,张先生也就只能是算了。

  他觉得现在留意身边的事情就好了,说不定会有什么线索也说不定呢……

  第二天,当张先生起床之后,便现团的众人都顶着一个黑眼圈,朱先生也不例外。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脸,自己也例外……

  随后一周,代表团继续在纽约访问,先后参观了曼哈顿商业中心、福特基金会、美国广播公司abc、《华尔街日报》、联邦银行、华尔街棉花交易所、合众国际社、纽约大学等机构。

  abc的广告收费之高,让他们吃惊:每分钟两万美元起步,到全美橄榄球比赛时,广告费能达到每分钟十万美元。

  “电视台用各种办法作广告,强迫观众看,观众毫无选择的自由。”张先生在笔记中这样谴责道。

  一天,代表团回到房间,打开电视,有一段内容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美国这个地方,又是犯罪,又是车祸,又是污染,简直没法活下去了,怎么办呢?请饮‘可口可乐’!”

  团里懂英文的几个人看完乐了。他们第一次见识到,美国的广告可以这样牺牲国家形象,似乎也没有相.关部门来追究。

  张先生特意请来自中国对外友协的姚先生将广告词翻译出来,作为资本主义电视广告的标本,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上。

  而这个时候,有人突然说了一句:“美国是资本的国度,在这个国家,政.府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工具,事实上美国是由大财阀组成的一个精密的机器……”

  朱先生眼前一亮:“这话谁说的?”

  那队员挠了挠头:“网上看的。”

  大家一看他浓重的黑眼圈,乐了,大家便都笑了起来……

  ……

  第二更,没有食言!

  ,!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