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7章 处理器发展计划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上的amd从制程上落后于intel,材料的限制也是一个原因。

  翻查晶体管历史,首颗晶体管出现于1947年12月16日,贝尔实验室成功制作第一个晶体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而在历史的现在,即将踏入1975年的这个时候,却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最早的10微米处理器后,经历了6微米、3微米,然后到目前的1微米的最高工艺。

  每当新一代cpu问世时,人们都会热衷于讨论它采用了多少微米或纳米制程。的确,每一次制程的进步都会对芯片制造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演绎一个个经典的传奇。

  按照摩尔定律……嗯,现在的埃德森定律,这表明,只有不断提高工艺,增加晶体管集成度,才能提升芯片主频和性能。

  历史上,intel在1971年,intel发布了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4004采用10微米工艺生产,仅包含2300多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08khz。由于功能较弱,计算速度慢,4004只能用在busi计算器上。

  而凯瑟琳则将10微米的工艺提前了几乎是十年,所以现在凯瑟琳虽然只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但几乎是拥有了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了。

  而且凯瑟琳有钱,所以可以无限制的投入研究,不断的加大科研力度。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或许五年、或许十年,凯瑟琳便能够跨入ghz的时代。

  不过这时候的凯瑟琳,却是准备大踏步的前进了。

  她在观察了市场之后发现,现在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能够追的上自己的处理器的产品,在自己迈入了新的微米工艺的现在,对方还在冲击1微米的技术,虽然也能够少量的制造了,但是想要有成熟的技术是不太可能了。./网/全文字txt下载

  而这时候的凯瑟琳,就决定跳过微米的技术,直接冲击微米的技术,也就是350微米的技术!

  按照历史上而言,这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才拥有的技术,按凯瑟琳现在的发展,大概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能拥有

  ——历史上,九十年代初,采用800纳米的奔腾的出世,让cpu全面从微米时代跨入了纳米时代。奔腾含有310万个晶体管,代表型号有pentium60(60mhz)和pentium66(66mhz)。此后,intel又推出了奔腾75mhz~120mhz,制造工艺则提高到500纳米,此后cpu发展直接就跳转至350nm工艺时代。

  凯瑟琳的发展,比起凯瑟琳自己提出来的“埃德森定律”,还是要快一些的,毕竟,凯瑟琳这边从材料上就不断的向后世靠拢,只要有了新技术,就拿上去用,而且凯瑟琳非常的讲究处理器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