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3章 市场强心针_东京文娱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3章市场强心针

  怎么会不省钱呢?

  丹尼尔一边看着剧本上的铅字,一边在脑海里模拟出对应的画面,整个故事的主要场景就是一间带浴缸和铁链的房间,主要演员就两个。

  中途有变化场景,但是也不复杂,整部电影也不需要雇用太多的群演,在故事里露面的角色没有几个,就靠这么区区十个不到的人,就完全能撑起整个故事。

  几十万就能搞定……丹尼尔一边看,一边心想道。

  这要是在曰本拍,用曰本演员,会更便宜……丹尼尔想到,但是很可惜,这不是一部曰本电影。

  丹尼尔在曰本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一番曰本电影的拍摄内情,他非常羡慕这边相对低廉的拍摄成本。就拿拍摄成本的大头之一演员片酬来说,这里无论是普通演员还是一线演员,都远低于荷里活的标准。

  二十个曰本一线演员的片酬摆在一起,都比不过一个荷里活明星。

  而其它剧组工种的薪资差距虽没有那么大,但是与荷里活也有差距。但是东京的剧组在职业水平上却相当专业,并不落下风。东京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是顶级的,尤其是画师水平,又便宜又好用。

  但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也是因为曰本市场不大的缘故。整个曰本成气候的电影公司只有五家,能很容易达成一致,给艺人限薪,而荷里活则有将近700家电影公司,大片商多如繁星,根很难有这样的默契,说不给演员和员工高工资就不给。

  不仅员工们不允许,工会也会找麻烦。

  从业人员的薪资是行业整体状况决定的,美国的电影市场规模是其它地区的十倍还多,这么大的市场不给员工分润也是不可能的。

  市场规模大,竞争激烈,所以普遍摄制成本高,在这种情形下,一千五百万以下,都算是低成本拍摄了。

  这么低的拍摄成本……盈利起来很容易……

  能看出来,这是藤原圭故意为之的。他是个很能根据限定条件拿出相应作品的创作者,他知道荷里活的拍摄成本高,而且初涉北美市场就拿出大把金钱拍摄电影是不明智的。

  所以他故意写了一个用很少的钱,就可以拍出来的剧本。

  丹尼尔着实有些惊叹了,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个《电锯惊魂》是他临时写出来的剧本,或许是《洛奇》被范特森拒绝了以后,抽出几天写出了一个新的。写得又快又好,还能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拍摄情况。整个荷里活,有这种能力的编剧少之又少,能像藤原圭写得如此之快完成度如此之高的,更是接近于零。

  丹尼尔心道,抬头看了一眼藤原圭,而这一次,他看着藤原圭有些发呆。

  太年轻了。

  和这家伙相处总是会忘记他的年龄,二十多岁……已经是整个曰本文艺圈内接近教父地位的人物了。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