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62章:汤恩男孩与露西少女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绘,然后再用文字来说明。

  除了南方古猿,还有柳城巨猿。

  这部分属于大部分人的知识盲点,都很疑惑,为什么会在河宕遗址出现这些。

  尤其是柳城古猿这些。

  见到王老有些疑惑,梁钊韬开始解释,“56年8月,广西柳城的农民覃秀怀在愣寨山一座溶洞中偶然发现了一块与形状与人类下颌骨非常相似,但是个体却大得多的动物骨骼化石。恰巧,当时,裴文中教授就是在广西考察,立即就引起他的高度重视。裴教授,立即率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前往调查。”

  “作为第一个北京猿人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老对古猿古人类的化石有这天然敏锐的嗅觉,一把整块下颌骨掂在手中,就感觉到其中沉甸甸的重量。于是,让覃秀怀带路,考察队再次进入那座溶洞。当时,贾兰坡教授也在其中,有了两位教授带队,很快,就有了大发现,在众多的古动物化石当中,考察队又找到了另外两枚相同的下颌骨化石。”

  “根据推测,这三枚与人相似的下颌骨化石来自于六十万年前的一种古猿,这是一种介于人和猿之间的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其身高超过两米,科学界称之为‘巨猿’,对于研究我国的古人类起源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说到这里,梁钊韬教授总结,“苏亦同学能够把柳城巨猿放在这里,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横向类比,在论文中多有引用,但在展览中却很少。南方古猿,柳城巨猿,再加上,南猿阿法种,非洲种,国内外的古猿与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成果类比,更能直观的反应出来人类起源的问题,就是这种工作需要查阅大料的资料,普通人很难完成,甚至,如果不具有人类学学科背景,很难完成这样的策展。”

  言下之意,就是这活不是普通策展人能干的。

  甚至有种人类学家的骄傲。

  说到这里,生怕王老他们这些非人类学出身的参观者不了解情况。

  梁钊韬解释道,“一般来说,学界把南方古猿称为人类的祖先,然而,在南方古猿之前,是有森林古猿以及腊玛古猿两种古猿,而,腊玛古猿也被称为森林古猿一个分支,所以,苏亦才在素描作品中,把腊玛古猿与人类口腔的比较图画出来,其中,还加入猿(黑猩猩)三者的口腔比较图,这种比较非常直观,在一般的陈列展览不可能看见的类比,应该属于首创了。”

  这种类比,在后世的展览中,司空见惯,然而,在七十年代末,却填补国内空白。

  具有非常超前的意识。

  难怪属于一见到,就动容不已。

  一听到梁钊韬教授提到国内首创。

  众人望向的苏亦目光一变再变。

  尤其是古运权满脸复杂,他跟梁钊韬教授私交匪浅,知道梁教授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