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8章:新会人的底气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运水运,都会有极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原先新宁到新会两地的交通要道,既得利益者,肯定不乐意铁路的建立。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年轻人愤愤不平,“短见,目光短浅,难怪大清要灭亡。”

  这个时候,何大叔才说,“至于为什么美国会有那么多人,就让北大的高材生给你们解释吧。”

  没法子,苏亦只好给他们说,美国华工的故事。

  听到这些在晚晴时期被贩卖到美国的华工,车内的年轻人再次愤怒起来,咒骂道,“该死的美帝国主义,这些万恶的资本家最该死。”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美国的华人劳工,比黑奴还惨,只是受限于时代教育的关系,很年轻人并不知道这段历史。

  如今听到苏亦提及,众人几乎是怒火填胸。

  即概括华工的悲惨命运,又指责清政府的无能。

  这个时候,苏亦才说,“所以啊,我们应该感谢能够生活在这个时候,虽然建国以后,也经过一些挫折,但,总体来说是好的,底层民众的命运不至于,如此悲惨不已,而,新宁铁路的建立,也是晚清时期,民众觉醒的一种体现,所以,从鸦片战争开始,国民一直在觉醒,在用自己的力量向这个时代抗争,而我们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坏。”

  说到这里,苏亦就说,“咱们新会地区,现在虽然没有铁路,但公路却不少,而且,水路也极为发达。不过不得不承认,咱们新会的交通确实不太便利。”

  说到这里,何大叔也感慨,“实话实说,新宁铁路的存在,确实极大的便利了咱们到广州的交通。”

  说到这里,何大叔陷入了回忆。

  “当年,我祖父在外面做生意,没有时间回家乡,只有奶奶在家里。有时奶奶会带我去广州玩,一般就会先搭乘新宁铁路的火车从台山坐到北街站下车,再坐船去广州。所以,对此,印象尤为深刻。而且,新宁铁路,当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船载火车渡江。”

  “船载火车渡江?不能吧?”有人问。

  这点,苏亦来答,“能的,大作家巴金先生就在自己的文章里面提及过这一场景。”

  巴金在散文《机器的诗》里描绘了新宁铁路首创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

  文中写道:“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当时,新宁铁路采用的是轮渡载运列车过江的形式。陈宜禧特意向香港定制一艘长达米的轮船,船上铺设三条轨道,每次能载一列五节长的列车。新宁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使用‘轮渡火车’的铁路。”

  所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