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保命之策_大明:重生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其一,切记严格管理好迁民途中的官员和卫兵,多召郎中随行,尽量在途中少些死亡”

  “其二,此事关乎大明百年大计,万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此事需还缓缓而行,好让百姓都有一口揣气的时间,再慢慢将政策落入实处,而且为师判断朝廷对于此事也不会过分的催促与你”

  “这一点尤为重要,你且谨记”

  “杨宪知晓,必将按恩师所言行事”

  良久后,刘基看着杨宪远去的背影,不由叹气,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日后能不能有一丝生机就看你自己了。

  在皎洁的月光下,一道凄凉的身影正步履蹒跚的走出寺庙,逐渐渐行渐远。

  应天府,中书省。

  右相国李善长在公位上来回翻看着从扬州寄来的公文,上面盖着皇上的私人章印。

  “不得了啊,没想到这样的大事儿就这样决定了,原来北巡扬州之事就是太子殿下所谓的合适机会吗”

  李善长独自喃喃自语后轻轻将信件放下,喝了一口当初太子殿下送的茶,吧嗒吧嗒嘴巴,这茶确实不错。

  同时握着茶杯陷入了沉思,一个名字在脑中不断的徘徊。

  杨宪?翰林院直学士杨宪?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此人应该是刘基的学生吧。

  这事儿就奇怪了,这一次北巡有刘基本人陪同,此事没道理不通过刘基那边呀,刘基就在旁边上位怎么可能不会去询问他的意见呢。

  刘基那老狐狸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事是个极其容易掉脑袋的活儿,难道他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往火坑里跳吗。

  难道说他刘基当真做到了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自己与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还能不了解他吗。

  他可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或者危急存亡之际,定会选择明哲保身的人物,很明显,这事儿并不属于此行列,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件影响较大时间很长的政策罢了。

  在扬州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让李善长百思不得其解,连杯中茶水凉透了也没发觉。

  “难道是太子殿下?”

  这时李善长脑中又浮现出第一次去往东宫的情景,本以为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授课,却不曾想是自己被上了一课。

  “太子殿下何以变化得如此之大”

  李善长又想到第二次去往东宫的情景,那时见他时便已经发现他身上的帝王气势已成,而且还在飞速成长,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这时一道身影未经通报便走了进来。

  “恩师,张山李石等人我已安排他们回老家去了,走时付给了他们足够的路费”

  正在沉思的李善长这时才回过神来,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倒掉杯中凉透了的茶水,重新倒上一杯热乎的慢慢饮着。

  待润和了口舌,缓缓抬头看见面前拱手站立之人,才慢慢说道:“是朝圣啊,先坐吧”

  “谢恩师”胡惟庸拱手入座,便问道:“恩师,最近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哦?”李善长放下茶杯端正坐姿说道:“为什么这样问?”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