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南洼黄岗_建造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六赔的那辆老金杯,跟着大毛跑了那么多土路,又经常拉点钢筋水泥,外面没啥变化,里面却被造的差不多了。

  回头刮掉漆,喷上天成售后,内饰重新搞搞,交给机械部。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似乎是你唱的?”听到电台里的歌声,葛峰通知满脸狐疑。

  “算是吧!”

  “怎么感觉跟原版的不一样?”

  “让曲艺协会改了改!”

  葛峰同志不再说话,一边倾听,一边摇头晃脑。

  而葛小天则是坐在副驾驶中,轻轻哼着小调,接过后排小妹递过来的橘子,手掌拍打着大腿,遥望窗外。

  车子已经驶出三岔乡。

  大泰路桥修建的S道,连接东南方向的小湖镇,而想前往姥姥家,却需要一直南下。

  因此,沿着坑坑洼洼的煤渣路,进入许久没来过的南洼!

  南洼,曾经的黄河主干流域。

  即便紧随李氏兄弟制衣厂,陆陆续续迁来石沙场、水泥厂、钢筋中转站、砖瓦调度所、后勤指挥部,又建起制革厂、制帽厂、纺织厂、皮毛处理厂等等,也只不过占据了南洼的冰山一角。

  很富饶,也很辽阔。

  葛峰同志从三岔乡出发,途径远房三舅的砖窑,一路向南,需要跑上三十里,方能抵达南洼的中心区域。

  也就是黄河故道的中心,此行的目的地,黄岗!

  葛小天的姥姥家!

  额,不是北湖的著名黄岗,而是东山黄岗。

  那是一个充满儿时回忆,又包含辛酸和眼泪的地方。

  至少,她能让葛小天体会到,即便穿越到葛家村,也体会不到的近乡情怯。

  黄岗比不上三岔乡,交通落后,地广人稀,连S道都不具备,只有几条通往农田的土路。

  好听点叫世外桃源,难听点叫偏远地区。

  八十年代左右,正值改革初期,历经生产队,人们对土地的热爱简直达到了顶点,再加上当时的人也勤劳,土地分包到户,这里又地广人稀,姥姥姥爷,三个舅舅,五个人分到三十亩农田。

  机械化还未普及,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所以,每到暑假,老妈带着葛旺旺忙活自家麦场,他则是带上小妹来帮忙。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五六岁,早就能够下地干活。

  不过,姥姥姥爷心疼外孙,只交给了几个轻松活。

  干嘛?

  放羊放牛,割草喂猪,捡点牛粪,回家做饭。

  看似轻松,实际上比干活都难。

  猪不是什么草都吃,牛不是放一放就能吃饱,小一岁的葛三妮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听话。

  牛跑了,羊跑了,猪跑了,葛三妮也跑了……

  背着粪篓子撒丫子狂追,鞋掉了,粪丢了,回家姥姥家,再被舅舅揍一顿。

  葛小天感觉,自己这么机智,或许得益于当时的摧残。

  有过眼泪,自然也有过欢笑。

  作为黄河主干流域,即便改道,也留下许多痕迹。

  比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