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五章人之本性_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免费教那些孩子书中的圣贤之道,不收取丝毫的费用,他只是希望,自己做不到的事儿,自己的学生可以成功。

  这只是一个落魄秀才简简单单的愿望。

  可他却迎来了一个巨大的阻力,孩子的父母。

  那些穷苦孩子的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把时间浪费在书本之上,学一门手艺,吃饱饭才是上上路。

  再者,看眼前那个瘦弱寒酸的教书匠,自己的孩子跟着他学习,万一以后成了他这幅模样怎么办?天天就知道抱着一本破书看来看去的,也不知道他看出了个什么东西,种地好歹也能吃上口饱饭,这个教书匠一个月累死累活能拿上几钱碎银子?

  当时的福满楼老板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不允许自己教孩子读书,学会四书五经就可以去科举,去考功名,就算考不上,也可以感受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难道不该了解,知道吗?

  和当时的很多书生一样,福满楼老板的思想被那封建时期的产物,八股文,彻底禁锢住,变得麻木,变得心智不悟。

  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有人不认识屈原,有人不认识李白,只识得八股,只会说着一口之乎者也,除此,什么也不懂。

  而到了后来,福满楼老板也终于懂得,理解了那些父母想法。

  在初为人师之时,福满楼的老板还很高兴,因为是刚刚来到福州,以前的他只是一个乡下孩子,所以当时经常能从他的嘴里听到那句咬文嚼字的“之乎者也。”

  这似乎是在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有文化的读书人,那代表读书人的长衫也永远穿在他的身上,不管如何总是那么的干净,不染污垢。

  虽然在工作上,他的上司经常会欺负他,让他多干活。

  虽然在生活中,当地的举人老爷,当着自己学生的面,嘲笑他是个无能的废物。

  对此,他只能憨厚一笑,用笑容来掩盖自己的尴尬与失落,可那时的他还是蛮骄傲自豪的,因为他是一个秀才,一个他自以为会让大家崇拜的读书人。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福满楼的老板变得越来越沉默,以往挂在嘴边的之乎者也,也变成了柴米油盐,因为他的孔圣人,朱圣人,不能让他吃饱饭。

  最后他辞掉了教书匠的工作,脱下了书生的长衫,换上了粗布麻衣,相比于那个年代很多的读书人来说,福满楼的老板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就是一个厨子,一个给乡下大户人家做饭的厨子。

  福满楼的老板以前跟自己的父亲学过几手厨艺,强迫性的。

  在当时的他看来,这些东西根本没用,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个东西究竟是多么的美好。

  因为它。

  可以让自己吃饱饭。

  在炒勺和四书五经面前。

  他拿起了炒勺。

  在饿肚子和读书人的尊严面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