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5章_红旗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块儿待久了,就是老朋友。”

  冯大狗说:“当个穷兵,这话也就没法说了,连个鞋呀袜子的也弄不上。老早就闹胃病,吃也是小米干饭,不吃也是干饭小米。这可有什么法子?”他说着,象有无限的悲愤。

  张嘉庆说:“是吗?你拿去,养息养息身子。”

  冯大狗说:“看你也是个直性子人,好朋友!你既有这个意思,就没有什么说的了。”他用褂子襟把挂面鸡子兜好,又笑着说:“咱也享享福。”说着话走出去,象是得了宝物似的。出了门,又停住步,走回来说:“不当兵不行,开了小差抓回来也是打个死。当兵吧,家里大人孩子也是饿着。咳!混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

  张嘉庆就势说:“哪!咱就不干这个了!”

  张嘉庆和冯大狗,两个人在一块混熟了,盼得是他的岗,在一块说说笑笑,吸着烟拉家常。那天,张嘉庆看天上晴得蓝蓝的,阵风吹过,洋槐树的叶子轻轻飘动。他说:“我想到外边去蹓跶蹓跶,可以吗?”他说着,拄起拐杖在头里走,冯大狗在后头背着枪扶着。

  张嘉庆说:“这才对不起你哩,叫你这样服侍我!”冯大狗说:“没关系,谁叫咱做了朋友哩,没什么说的。”

  张嘉庆说:“在一块待久了,咱就象亲兄弟一样,我看咱磕了头吧!写个金兰谱,嗯?”

  冯大狗笑咧咧地说:“那可不行,俺是什么身子骨儿?你们都是洋学生,阔少爷们。”

  张嘉庆说:“老朋友嘛,有什么说的。那是一点不假!把我父亲的洋钱摞起来,就有礼拜堂上的尖顶那么高。成天价花也花不完,扔在墙角里象粪土,一堆堆的堆着。”他说着,睁开黑亮的眼睛,抬起头望着礼拜堂上的圆顶和圆顶上的十字架,甩了一下黑亮的长头发。

  冯大狗咧起嘴说:“你家里有那么些个洋钱呀?”

  张嘉庆说:“这还不是跟你吹,我父亲花一百块洋钱买过一只鹰,花五十块洋钱买过一条狗,花一百二十块洋钱雇过熬鹰的把式。”说完了,怕他不信,又反复地叮咛:“是呀,真的呀!”他想:“是当兵的,都喜欢洋钱。”

  两个人迈下大理石的石阶,院子里象花园一般,有白色的玉簪,有红色的美人蕉,爬山虎儿爬到高墙上,院子里开着各色各样的花。几个老人,穿着白布衣服,打扫院子。洋灰地上,没有一丝尘土。走到大门上,向外一望,一条甬道直通门口,甬道两边,两行洋槐树遮着荫晾。一看多老远,好象“西洋景”。日影通过槐树的枝叶,晒在地上,一片片亮晃晃的影子跃动着,微风从门外吹来,有多么凉爽。

  冯大狗说:“嘿!真是美气,你看外边多么敞亮?老是在小屋里囚着!”

  张嘉庆说:“要是没有病,住在这地方有多好!可惜咱的腿坏了,这辈子放下拐杖再也走不动路了。”

  冯大狗听了,倒是半信半疑,从上到下看了看张嘉庆,说:

  “咱快回去吧,要是叫牧师看见了,有些不便。”

  张嘉庆说:“怕什么?这地方有多凉快。”

  冯大狗说:“可,这话也难说了。”

  张嘉庆说:“咱是老朋友嘛,我能叫你坐腊?我有了灾难,你能袖着手儿不管?”

  冯大狗笑了笑,说:“当然不能。”

  张嘉庆说:“我想……”一句话没说出口,就又停住。冯大狗紧跟了一句,问:“你想干什么?”张嘉庆本来想把这意思告诉他,可是深思了一刻,心里说:“还是不,如今的社会人情是复杂的!”他说:“我想搬个靠椅在这儿躺躺行不行?”

  冯大狗说:“老弟!那可办不到。”

  他们两个人,在槐树底下站了一刻,从那头走过一个老头,墩实个儿,五十来岁数,光着脊梁,穿着短裤子。走近了一看,正是忠大伯。朱老忠笑开长胡子的嘴,使着天津口音说:“车子吧!上哪儿?别看我上了年纪,还能跑两步儿。”

  冯大狗看了他一眼,笑了说:“算了吧!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能拉车!”仔细一看,又问:“怎么,你在

  这儿落了户?”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