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悲剧重演?_开局一艘超级星际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余想到了陆加羲。

  这个人的故事,是杨校长告诉他的。

  那是他当初入学京都理工解决数学至高数字难题后,杨校长“风轻云淡”的说了这个故事。

  他不想看见桦国再出现第二个陆加羲,一个就己经够了。

  陆加羲。

  一个全球最落魄的数学天才大师。

  他是一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奇才,做出了屌炸天的惊天成就。

  却被足足嫌弃了22年,直到一声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于家庭贫困,他的三个兄长因为患病而无钱医治,在童年时不幸夭折。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

  陆加羲的一生充满了悲情。

  22岁时,还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数学小册子深深吸引。

  这本小说改变他一生,给他带来了遗憾、光荣,以及最后的死亡。

  这本书里有一个世界百年数学谜题—寇克满女生问题。

  这个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小哥,竟想把它解开。

  一支笔,一张纸。

  连算盘都没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楼门口昏暗的灯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来,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却也是他人生中悲剧的开始。

  这篇注定会炸裂的论文,他从26岁一直投到44岁。

  18年里,从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复:

  无价值,不予刊载,请转投。

  怀才不遇的愤懑煎熬中,他甚至被人当成疯子送去劳改。

  44岁那年,他死心了。

  因为他看到了报刊上,一个意大利人解开了答案。

  而这个人落后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题答案被整整耽误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吗?

  有抱怨吗?

  能够抱怨吗?

  为了查阅资料,在艰苦的环境下,他掌握了俄语和英语。

  在后来的岁月里,又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了日语。

  学这些语言,只为解题而已。

  他掘弃杂念,又向另外一个130岁高龄的超级难题进发了。

  因为超长时工作,长期熬夜烧脑,他得了疼痛性难忍的神经性牙痛。

  让人心疼的是……

  为了省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满口的牙竟被他拔了个光。

  45岁时,他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无音讯。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国外投稿。

  不出一个月。

  西方为之轰动!

  但更滑稽的是,国内此时依然对他是一无所知……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

  “包头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

  桦国科研界一时轰动!

  让陆加羲一炮走红的学术会议开始了。

  400元的路费是他妻子借来的。

  他穿着那双露出脚趾头的鞋走上讲台。

  他向世人宣布。

  “斯坦纳系列,我解开了。”

  困扰世界130年的超级难题,一年时间解开了。

  顿时全场沸腾!

  这一刻,他等了22年。

  心酸……

  骄傲……

  委屈……

  各种情绪一股脑涌过来。

  这个被足足嫌弃了22年的寂寂无名小卒。

  一个个声名显赫之人,争先恐后的要跟他握手。

  一所所不可高攀的名校,给他送来橄榄枝。

  可笑的是……

  陆加羲怕差旅食宿费太高多花钱,匆匆告辞,便挤车回家。

  回到家,他把舍不得吃的橘子分给女儿们。

  之后,一头倒在炕上。

  再也没有醒来……

  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依然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破鞋……

  去世当天,妻子收到45块钱。

  其中,37块钱是报销款。

  剩下的,是他48年辛劳一辈子,第一次从出版社赚来的报酬。

  只有8元……

  扣除外债,倒欠355元。

  穷其一生。

  陆加羲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年谜题。

  六年后。

  1989年3月。

  他妻子代表陆加羲参加了在京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

  她接受了桦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姜余之所以忘记不了,还有杨校长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陆加羲,桦国有一个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啊……”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