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巨匠_开局一艘超级星际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亿元作为奖励池,以后只会增高,不会减少。

  这些钱绝大部分会投入到桦国的股市当中。

  因为桦国的股市,现在已处于历史最低点。

  《巨匠》虽拥有国际上最高的奖励制度,却没有任何与之相匹配的SCI影响因子。

  姜余根本不在乎这些!

  他只想把自己以后所有的科学基础知识,分阶段性,一步一步的刊登在上面。

  他要所有桦国人,需要刊登文献时首选《巨匠》。

  他只求国人认同,根本不在乎西方人的眼光。

  因为信息不通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科研学者写的论文就被认为抄袭仿造。

  这是不公平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以为某些科研学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骗子。

  其实,在大多数知识分子眼里,礼仪廉耻还是有底线的。

  不能因为某些一小部分的人不作为,就盲目崇洋媚外。

  要知道,国外真正的抄袭论文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而且还是抄我们国内的居多。

  因为汉语论文要经过逐字逐句的翻译,语法也不能丝毫错误。

  哪怕因为一点错误,也会打回原地重新修改,这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可不能用小时来计算。

  这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给那些外国人,他们会利用时间差抄袭并且抢先发表论文。

  桦夏人并不蠢,也最注重礼仪廉耻。

  西方人,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根本不在意这一点。

  德意志人在二战战败后,其尖端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就被这些人瓜分一空。

  而其中产生的价值,德意志人连根毛都没有得到。

  但就现阶段而言,sci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论文。

  发表SCI论文不仅要求科研搞得好,而且必须还得有一个好的英语功底。

  这是在国内是最不容易发表的期刊。

  SCI论文本身来说,桦国科研工作者大多面临英语能力匮乏的缺陷。

  尤其对于年龄大和专业性强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内容不是问题,英语往往成为了制约的瓶颈。

  SCI论文对桦国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来说依然是神秘的,不友好的,难于发表的。

  正基于此,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引入作为评价标准,这也是有失公正的。

  虽然这是缺少人为干预的评价标准,但把天赋和时间浪费在学习毫无用处的语言上,这明显有些得不偿失了。

  虽然使得桦国科研可与国际接轨,培养科技工作者运用SCI官网进行现有论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询与搜索的习惯。

  但也制约了桦国的科技水准提升,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语上。

  间接的也让教育部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外语上,让许多数理化方面的天才学生在半路上夭折了。

  姜余创办这个纯中文的科学期刊,就是想让更多潜在的天才被发现,被重视。

  《巨匠》每半年一次的评审活动,会选出一批获奖者,并且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各地方的主要报纸上。

  获奖者可根据论文的等级得到巨额的奖金。

  论文等级分五个档次。

  特等100万人民币,

  一等50万人民币,

  二等10万人民币,

  三等5万人民币,

  四等1万人民币,

  安慰奖1000元人民币。

  这些奖励金额,以后会随着桦国的发展不断增加。

  “只要你敢想,你敢写,你敢寄,我就敢给!”

  这就是《巨匠》口号,低俗,铜臭味十足。

  为了宣传《巨匠》,姜余也不顾别人怎么看了。

  杨校长了解了姜余的计划后,立刻就许下诺言。

  以京都理工大学为首的七所国防七子,全部鼎力支持《巨匠》。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