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人月团圆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子里就越显得空空如也,几乎就啥都想不起来。说起中秋的佳作,现在还能搜刮出来的貌似也就只剩最著名的那首了,但那首实在是……那是宋词啊,怎么能用!罢了,罢了,只好临时篡改吧。

  是勋拿定了主意,当下先从天子开始,罗圈朝众人作了一揖:“勋实无捷才,粗构而得,文不精深,词不雅驯,还望陛下与诸公原宥。”众人纷纷还礼:“是议郎无乃太谦?吾等洗耳恭聆大作。”

  是勋一指天上的月亮:“今日为白露节后良日,按例,家人相聚,共祀常所尊奉神,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即勋之兄弟亦皆在都外……”是著、是宽在徐州,是纡还跟着任峻在兖州屯田呢,是峻则是最近出趟差,返回鄄城公干,这时候都不在许昌——“思之不由使人惆怅,再观缺月亦满,故有是诗。”

  说着话,他就在席间缓缓地踱起步来,踱一步,吟一句:

  “何期见明月,金壘持问天。姮娥怅然处,今夕竟何年。吾欲乘风去,迩来稻梁牵。故交多契阔,清光入无眠。月应无恚意,临别每团团。生魄继死魄,离合与悲欢。胡为涕沾袖,亘古难终全。唯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搁后世是个人就能听得出来,他这是篡改了苏东坡最著名的词作——《水调歌头?中秋》,也就是那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这阕宋词改成五言古诗,是有一定难度的,先不说因为语音的流转,很多韵脚都得重押,而其文辞的通俗、市井,就绝不是汉末三国时候语。所以是勋在短时间内粗粗地修了一下,但仍然显得不够雅驯——好在即席而诗,本就难得,众人本来就不抱太大的期望。

  可是要论诗中之意,那是尽量保留了苏轼原词的精髓,听上去很象那么一回事儿。所以听完以后,孔融首先发话了:“见明月而伤离别,正合今日之景,宏辅此诗颇为难得。”曹操也说:“欲乘风而登月宇,知月有圆缺,乃思人有离合,想象颇奇。”

  刘协一开始听得不是很明白,经这二位一解释,也就恍然了,当即抚掌赞道:“朕最喜其末句:‘唯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意本颇哀婉,恐不合于今日盛宴,然其末句善祷善颂,又可破涕为笑矣。”说着话一伸手,旁边服侍的郎官有机灵的,赶紧端了个空杯子过来,并且给皇帝满上酒。刘协高举起酒杯:“朕与诸卿协力同心,共度时艰,以安天下,愿从此我大汉域内再无父子、兄弟离别之事,明月长圆,人亦长欢吧!”

  群臣赶紧一起举起杯来,三呼“万岁”。只有是勋在心里吐槽:就算天下太平,也不见得就永无离别。再说了,天下太平之日。就是你老兄退位之时。你现下还想不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