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仿如濮阳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曹军大乱,并且处处起火(应该是吕布军放的火),曹操在突围中坠马,并被烧伤,幸亏司马楼异相救,才得狼狈逃去。

  另一种说法,濮阳城内的大姓田某使反间计,把曹操诱入城内,曹操放火烧了城门,以表明不胜则不还的决心,可结果……还是打败了。甚至吕布还一度杀到曹操面前,问他:“曹操何在?”曹操随手一指:“乘黄马走者是也。”就此骗过吕布,躲得一劫,随即狼狈地冒火突出。

  其实这后一种说法不老靠谱的,先不说吕布是认识曹操的,就没可能放他逃走,曹操有啥必要一定要放火烧城门,断自己的后路呢?他又不是项羽,不是要么破釜沉舟要么必败的局面。所以演义上虽然采用了这种说法,却在细节上作了更动,说是吕布军放的火,为的是阻止曹操逃出,果然曹操因此而被烧伤,幸亏典韦、夏侯渊相救,才勉强遁出生天。

  诱入城中,放火烧门——如今是勋眼前的情景,与这段濮阳之战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三国演义》是古典小说中的奇葩,奇就奇在作者是真懂打仗,跟其它九成九的同类作品不同,虽说其中加入了部分单挑、妖术之类故意吸引眼球的小花样,但基本的行军布阵、策谋运用,全都似模似样,所以才产生了满州人光靠读演义就能攻入关内的说法。但小说终究是小说,即以濮阳之战而论,细想起来,不合逻辑之处还有——

  首先,曹操傻的啊,演义上说曹操进城以后,“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这才知道中计,怎么可能嘛?其次,军兵进城之后,首先就要夺占城楼,保障后路,怎能进去半天以后才被人把门给堵上呢?

  所以是勋眼前所见,其实更象是濮阳之战的“真相”:曹军进城时间还不长,估计才刚派人上城去欲取城楼,就让伏兵给拦住了,随即伏兵便将城门附近燃点起来,用大火来阻隔内外。好在曹操不是在写小说,没有全军一起入城的道理,而先在城外留下了殿后的兵马——不是指城门边儿那几个小队,而是指的曹纯所部。所以只要曹纯能够尽快地灭火开道,就能救应上曹操。此时此刻,就看谁的速度更快了!

  是勋呆在城外,完全不了解这时候城内是怎样的状况,曹操遇见了多少伏兵,胜负如何。倘若惠衢书信上所言为真,则城内只有李丰、乐就的五千兵马,五千对五千,就算遇了伏,促起不意,以曹操的指挥能力,也应该能够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要命的是城墙到吊桥之间都已经被大火铺满,吊桥宽度有限,同时涌不上太多的曹兵,这儿又没有救火车,没有高压水龙,要想灭火,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任务啊!

  好在程昱就在旁边,当即献计,要曹纯派人去通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