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为政之权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危险性——他要真意识到了,也就不会搞特务政治了——所以对是勋的担忧丝毫不以为然,认定了是勋一定还有别的意思,只是不肯跟曹昂明说而已。

  曹昂听了这话,心里不禁打个突,心说姑婿所料真准。于是便按照是勋的授意,继续对曹操说:“昂亦以为非姑婿真意也……以昂浅见,略有所得,未敢禀明大人。”

  曹操听这话不禁来了兴趣,把身体略略前倾,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咱们父子之亲,就算你猜错了,难道我还能怪你不成吗?

  曹昂反问道:“大人可知,姑婿所求者何?”曹操说你别问我,我想听听你的判断。曹昂便道:“昔叔父(曹德)在时,曾与儿云,道姑婿所求者,名也,为此而崇古文、刻经立石,做诗赋、传扬一时……”

  曹操点头,说没错,他竟然还专门写篇文章,把所有参与建安石经校定、抄写的人名全都附在碑上了,自古而来,没人这么干过,此人之好名,乃可一目了然也。

  曹昂继续道:“是故吴质为其所荐,又是故吏,若所罪不实,即不攀附,亦伤姑婿之名也。况朔州服拓拔、收假子之事,群议汹汹,姑婿前乃固辞其位,以避嫌疑,今吴质案又涉此事,姑婿终不能置身事外也。”

  是勋既然好名,就不能容许自家的声名遭到玷污。吴质是他所推荐的人,若是罪名属实,还则罢了,若是无罪被刑,是勋就会觉得是在往自己身上泼污水。况且这事儿还牵扯到拓拔部的是魏,那终究是他所收的养子啊,就算案情不牵累到他,外间的猜测、谣传,都能让他抬不起头来。你说他该怎么办吧?彻底置身事外?吴质受刑,他别的门人故吏就会心生寒意;继续跟是魏联络吧,就会被有心人怀疑是他指使吴质资助拓拔部的;就此抛弃是魏吧,身为人父,则慈心何存?他还有脸充经学达人、儒门大家吗?

  曹操一边听,一边捻须沉吟,听完了连连点头,说此言有理,吾未思及也。曹操本人爱的是权力,对于名声并不怎么在乎,他若是个好名之人,后来的“唯才是举”口号就喊不出来——是勋似乎好名声,所以他只是私下跟曹操说“唯才是举”,自己绝不敢公开宣扬。故此曹昂先敲准是勋好名,然后再顺着这个前提来“判断”是勋可能的心态,就会让曹操觉得——那确实是好名之人会产生的顾虑啊。

  曹操是绝顶聪明之人,史书赞之为“难眩以伪”,本来是勋也好,关靖也罢,想在曹操面前耍花样,是很难过关的。然而人的视线总是有盲点的,曹操的盲点有二:一是本人不好名,所以对于好名之人的顾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错觉;二是曹操以曹昂为继承人,但常嫌曹昂过于忠厚木讷,如今儿子能够思路清晰地分析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