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尚书空台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天子耶?”郗虑说当然啦,论起口舌之利,你是宏辅数老二,当世没人敢称第一——“吾亦尝往试探之,而天子不应。”站起身来深深一揖:“是故有劳宏辅。”

  是勋连连摆手:“此大事也,且容吾熟思之。”我得好好想想,不能那么快就答应你。

  翌晨觐见天子刘协,不过一个过场而已,本无足论。不过多年不见,是勋此际再瞧刘协,小伙子的容貌倒似乎成熟了许多——刘协比是勋(冒氏勋生年)小了足足八岁,可是好歹也二十九快三十啦,颔下留的胡子比是勋都要长,乌黑油亮,飘拂在胸腹之间。

  是勋心说这才叫“美髯公”哪,比关羽都要强得多了——是不是你在宫里呆得清闲无事,日常只好以养须为乐呢?这种傀儡生涯实足气闷,也不知道你为啥还牢牢捏着不肯撒手……

  他就此跪拜天子,接受了尚书令的职务,刘协有气无力地勉励几句,便即退朝。然后是勋就奔了尚书台去了——汉之尚书台仍属内朝,办公地点是在宫中,章台殿偏厢之内。是勋从前因公事往来,或拜访荀彧,也来过几次,知彼处狭窄逼仄,而且背阴,冬寒夏闷,恐怕是全天下最糟糕的办公场所啦。

  想想后世清代的军机处也是如此,越是国家机要单位,越是寒酸得不成样子。其实究其原因,倒也并不奇怪,因为无论尚书台还是军机处,都起自寒微,原本不过一票皇帝秘书临时搭班,以应急务而已,所以在宫内随便找个小地方,够用就成啦。当时谁都没想过这机构能够长久维持下去,并且人员也扩充了,权柄更无限膨胀。

  然而官场自有惰性,即便临时性机构变成常设机构,普通秘书班子变成无冕宰相,也从来没人提过要挪地方——皇帝巴不得重臣们过狗一样的生活,镇日匍匐在自己脚前,而臣子们谁又愿意多嘴多事?

  好在许都皇宫是仿照雒阳北宫新建的,曹操心疼荀彧,这尚书台还搭得略微宽敞一些,据说雒阳旧宫中的尚书台还要更加糟糕十倍。

  尚书和小吏们,以及几名备洒扫的阉宦,知道今日新尚书令履任,全都拱着手,在门口静立等待。是勋逐一相见——绝大多数他都不认识,只有韩暨韩公至曾往郯县宣诏,有过一面之缘。

  韩暨是南阳人,曾举孝廉,但因世乱而长年不肯出仕。他逃避过袁术的征召,其后隐居孱陵,刘表三番五次请他出山,他终于让不过去,乃出为宜城长,曹军夺取荆州之后,更为曹操所用,荐为尚书。这人理论上来说,虽属后进,也可以勉强算是曹家之人了。

  西汉成帝时始设尚书台,分四曹,东汉光武帝沿用之,并增二曹,共六曹,设令、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诸曹尚书侍郎、令史等职。尚书分曹理事,所以后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