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军国重器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也,可用否?”诸葛亮先点一点头,随即又摇头:“其稳自不如羽也,然匣中置矢二十,可连射也,若更以羽,不便运行。”纸尾箭肯定没有羽尾箭好用啦,但比起无羽之矢,稳定性终究还是要强一些的,最主要形状规整,方便置入弩匣。

  接着继续介绍:“弩上置匣,遮蔽望山,难以取准,然今易以圆匣,首尾不闭,乃可从置矢之孔窍中取准,便也。”随即望向天子,天子颔首:“可。”于是诸葛亮一声令下,马钧便即摇动弩侧的手柄,反复上弦、驰弦,顷刻之间,二十矢连续激发。

  是宏辅微阖双目,仅以耳所听闻之发声来判断,嗯,射速跟初号机差不太多,也是一秒钟一发。

  有那守靶的禁军随即疾奔过来,跪地禀报:“二十矢中十三矢,靶皆洞穿。”诸葛亮有点尴尬地微微一笑:“德衡不善射也……”那意思,我叫马钧来试射,只是想让你们看到就连这么半大孩子都能驱动连弩,使用是如此的方便,而至于准头……马钧是真不会瞄准“亮自试之,四十五步可十中其八。”

  就说话这功夫,马钧取下射空的弩匣,从车上又搬过一具弩匣来,安装在弩车上看起来,这弩匣分量倒是不轻,少说有三十来斤。是宏辅还以为他要拉车后退,再试更远距离的目标呢,谁想他突然扳动机括,弩车上半部分竟然转了三十度角,瞄向了远方另一具标靶……

  啊呦,会旋转唉,这个好!

  又再二十矢连续发出,中者七矢。诸葛亮介绍说:“弩可旋转,乃至左右取平(可以转一百八十度角),此发约五十步,亮试之,中可十之六七也。”

  夏侯元让观之大喜,不禁一撸衣袖,迈前一步:“我来试之!”话出口才自觉失礼,赶紧躬身朝天子致歉。天子倒也不以为仵,微笑点头:“元让可试。”

  眼瞧着夏侯元让跑过去跟马钧对了几句话,却突然眉头一皱,微露怒色。诸葛亮明白出了什么事儿了,赶紧对天子说:“德衡不善言辞,亮请往。”天子允准,于是诸葛亮赶紧小跑过去,斥退马钧,跟夏侯元让连说带比划了少顷。随即夏侯元让拖起弩车来,轻轻松松、稳稳当当地后退了十五步,距离标靶在六十步开外。诸葛亮给他换上弩匣,他便即半蹲下来,闭起一目来取准……

  是宏辅突然想道:元让啊,说起来我还是你的恩人呢,若非有我穿越,料想你双目便不可能得完!

  且说夏侯元让于六十步外试射连弩,二十发里竟然连中十四发比马钧在四十五步距离上还多一发。根据诸葛亮的介绍,连弩五十步内可破重甲,七十步内可破轻甲,有效射程约九十步。最远距离能够射到一百三十步开外。足以替代弓箭使用了普通的踏张弩兵。射程大概也就如此而已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