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奇峰突起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所说,本来应该他去侦办,但副官刘肇却主动请缨,并且亲自在丁仪府中搜出了与曹植的来往密信此刘肇,即刘慈之胞弟是也。

  是复回来一报答案。桓范乃冷笑道:“此必刘慈兄弟从中取事,无疑也。”而至于他们这么做。纯出争权夺利,为了坑陷丁仪呢丁仪是曹植的党羽。他向曹操奏报说谋害曹彰,曹丕嫌疑最大,倘若查出来有误,他肯定跑不了啊还是受人唆使,为了对付曹植,那就不得而知喽。

  反正丁正礼和曹子建是拴在一根草上的蚂蚱,一个出事,另外一个也肯定跑不了啊。

  是勋望一眼是复,那意思:刘氏兄弟是何来头,估计你查不了,你去关照卢洪多加小心吧。

  桓范接着分析,说经过这件事,同时两名皇子要遭殃。一是曹植,不但交通朝臣,而且还交通皇帝最亲信的刺奸,此举大犯人主之忌咱们权当那些信是真的削国事小,估计他就再与储位无缘啦。第二个是曹丕,我们还当易储的风波已悄然而过呢,如今他有杀害丁仪的嫌疑,也有动机,若不能还其清白,估计风波再起,储位不稳啊。

  只是我估计这案子落到刘氏兄弟手中,曹丕很难洗脱身上的嫌疑……

  果然,不久后的某日晚间,曹操突然召见几名重臣,包括:太傅曹德、太尉是勋、护国曹仁、辅国曹洪(柱国夏侯惇仍在病中,不克与会)、中书令王朗、尚书令华歆、御史大夫桓阶、中书左仆射刘先、尚书左仆射邢颙和新任御史中丞贾诩。先展示了校事的调查结论:实太子密遣刺客谋害丁仪也。

  是勋把报告书前前后后读了好几遍,发现物证不全,人证皆死,主要断案的缘由是曹丕早就痛恨丁仪,多次在近侍面前口出“吾必杀之”之语,以及丁仪临死前高呼那句:“太子害我。”这特么简直就是“莫须有”啊!

  群臣亦大多表示,这案子断得不明,丁仪不一定真是太子派人刺杀的。曹德就问了:“陛下可曾以示太子,太子如何说?”曹操冷哼一声:“彼焉敢自承?自然矢口否认。”

  群臣正要再劝曹操换套班子,重新调查此案,却听曹操断然说道:“此子已不堪继大统,当废黜之。今召卿等来,共议以谁继之也。”

  臣僚尽皆大惊,桓阶首先发言,说:“太子何辜,而因此不实之事而废之耶?陛下三思。”曹操说了:“此子前听妇人言,致害军行事;朕使其禁宫自省,而反怙恶不悛。今民间又传彼谋害兄弟,并刺丁仪也,人言汹汹,岂不可畏欤?”

  是勋心说曹丕哪儿“怙恶不悛”啦,他的态度别提有多老实了……但此为宫中密事,曹操不肯说实话,外臣也无从明了究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突然间形势急转直下,就因为死了一个丁仪,临终前高呼“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