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无奈窃国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了个人和曹家的利益,也代表了诸多部下的利益,在他们的推戴下,才终于履此至尊之位。要是我硬挺着不肯代汉,你瞧那些部下会不会再跟从我?说不定政权就此崩溃,曹家就此覆亡呢!

  是勋也是同样,他如今势力太大,如果不加以抑制,而任由其继续膨胀,谁知道五年、十年以后,会不会有一大群人要拥戴他为尊呢?到时候他只有篡魏或者去死两条道路可走,你觉得他会选择哪一条路?

  ——“人因势变,事因势成,顺之则昌,逆之必亡,其不欲死者,钩不可窃而国可窃,为人君者,可不慎欤?汝前目见,为一储位,即兄弟可相杀也,况于外姓乎?人君无私,无私则无情也,即同宗亦不可轻信,况其姓是,而非曹乎?”

  说到这里,冷冷一笑:“是宏辅暗与卢洪往来,而以为朕不知耶?彼为免校事弹劾,避其祸耶?或有他心,其谁识之?”

  曹髦听得满头的冷汗,心底也觉得凉嗖嗖的,但也只得躬身受教。

  曹操挺满意孙子的表现,于是点一点头,继续教导他:“今乃告汝,朕将如何处是宏辅……”

  是勋此番率师伐蜀,成功的可能性相当之大——因为蜀中我只忌惮刘备一个人,如今不但刘备死了,就连他左膀右臂的庞统、法正、关羽、张飞也都陆续挂了,剩下那些废物又分裂其国,内斗不休,我军趁其弊而进,不用半年,便可平定蜀地。但是蜀中太过偏远啦,又久悬化外,从刘焉时代就得其割据之实,正如我刚才说过的,夺取不难,稳定不易。

  那么是勋就必须要为了稳定蜀地而做全盘的规划,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免会不俟报而为诸权宜之计。到时候便可以“无诏擅专”的罪名,削其太尉衔,命其返都待罪……

  曹髦皱眉问道:“祖姑婿素非擅专妄为者也,若其事事先禀而行,奈何?”

  曹操说那他就一定稳定不了蜀地,只要出一两个小乱子,也可以用镇定不利的罪名,照样夺其太尉衔,把他召回洛阳来。

  曹髦又问:“若逼之急也,彼乃据蜀自立,奈何?”

  曹操冷笑道:“其眷皆在洛阳,安敢背反?且蜀既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亦不肯与同也。彼若作恶,只自灭族耳!”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是宏辅既还,仍留其爵,使闲居洛中,蹉跎数载,徐徐去其羽翼,挫其声名。待朕百年之后,汝可复归之,彼势既弱,又德新君,则必竭诚尽忠,用可无虑也。此吾为汝预除隐患,故为此计耳——其于宏辅,虽受小挫,实可保安,乃期全朕君臣相遇之德矣。”

  随即长叹一声:“因念初在兖州,宏辅白衣来投,朕初疑之,几害其命。宏辅吟‘精卫衔微木’句,使朕惊爱,留之为佐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