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二将争功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卒以援城固,于其南侧断道而砦。

  其实于此同时,魏军方面,在夺取石泉以后,对于该循北道而行,还是循南道而行,也展开了一场大争论。曹真建议走南道:“吾今仓促入汉,后援未知何日至也,不得不用险耳。闻敌已援赤阪,则若能突出南山,以围城固,则可阻之于城固东,别军倍道而行,一日一夜可至南郑,即不能遽克,亦大摇贼心也。”

  关键问题是,法正在汉中的部署早就通过间谍传至了长安,当时曹真瞧着就不禁头疼,心说这重重城砦,互为依托,得填进多少人命去才能打开一条通路啊?所以他一得着消息,蜀中内乱,刘封、黄权抽调相当数量的汉中军南下,旋即张飞也被部将所刺,就觉得真是天赐良机,一方面急向洛阳禀报,一方面整备兵马,预先做好了南侵的准备。一等曹操发兵诏令到来,曹子丹急不可奈地就挥师启程了——跟他当日在高句丽境内的稳妥姿态,几乎判若两人。

  当然这是因为当日侵伐高句丽,曹真并没有太大动力,就觉得胜亦无益,败则可耻,再说是勋也命令自己持重而前嘛,那就慢慢悠悠地走吧。如今可是难得的灭蜀良机,只怕自己迟得一步,形势再变,不但难以取下汉中,甚至麾下这两万人马都有覆灭之虞——该冒险的时候,咱还必须得冒险。

  因为根据间谍的情报,汉中步防主要面朝北方,从各谷口直到南郑及其左右阳平、沔阳、黄沙、成固、赤阪、石泉一线,是层层设砦,防守得如同铁桶一般。但是对于汉中盆地南侧,则相对疏忽了防御——一方面魏军很难抄到南线来,二则蜀汉也拿不出更多的兵马来全方位设砦了。

  所以城固南侧的山口,原本是并未布防的,故而曹真才想冒险从南道而行,一举突出山道,直取城固。

  可是荆州大将牛金却反对曹真的方略,主张从北道而行。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间谍没有探到,未必城固以南真的没有设砦防守。原本那地方确实是不用守的,但自从咱们拿下了房陵郡,直接威胁石泉,蜀人就应该考虑到一旦石泉失守,则城固以南就是一大破绽。好吧退一万步说,彼处原本无砦,那你怎么知道如今蜀人不会遣一军前去封堵呢?

  曹真说正因为有这种可能性,咱们才要快速从南道而前。如今汉中兵力不足,未必能派多少人分守城固以南,就算派出去了,仓促间也立不下坚砦来。倘若延误了军机,真让他们把砦子立了起来,咱们就再也无隙可趁啦。

  牛金摇摇头,说无隙可趁就别趁呗。走南路最大的危险,就是粮草运送不易,一旦被人堵住了山口,恐怕进无所据,退无所依,肯定会吃大败仗。走北道就轻松多了,可以通过沔水,源源不断地从荆州运送粮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