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谋策定乱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再商量。”

  终于宴罢而散,是勋带着是复、桓范来至书斋,把今日陛见之事跟他们一复述。是复大喜:“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如是,则中书在握矣。”桓元则却微微一皱眉头,拱手询问是勋:“主公胡不使天子远崔琰耶?”你干嘛不趁机除去崔季珪这个小人?

  是勋笑道:“小人安可成事,反显吾心狭。”一则崔琰怂恿曹髦续行曹操旧命。夺我太尉衔,这事儿只是你们的猜测,并无真凭实据;二来我已经把天子骂得够狠啦,见好就要收。不能没完没了堂堂是宏辅朝个小小秘书舞刀弄枪的,反倒让别人以为我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桓范双眉仍然不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人不除,终为后患……”是勋摆摆手说好啦。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提防着崔季珪的,但现在还不是除去他的最好时机。且等一段时间,待我彻底掌控住了朝政,这会儿的事情大家伙儿也接近淡忘了,那时候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轰他回家。

  小皇帝曹髦的动作倒是挺快,或许也包含着群臣相与配合的因素在内,是勋返回洛阳的当晚,王朗就递上了第三份辞呈,然后翌日一早便得通过。随即曹髦下旨,拜揭阳郡公是勋为中书令,使即刻赴中书台议政。

  魏朝的三省三台与原本历史上隋唐的三省制不尽相同,也与魏公国初建时有异,政权的核心乃在中书。中书令实为首相,“掌军国之政令,制诏行文,缉熙帝载,统和天人”,简洁而论,有后世立法机构的雏形。中书立法,尚书统十二部行政,御史监察,其实更有点儿象后世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当然啦,这三权是在皇帝这个超脱于国家法律法规之上的奇特个体统辖下分立的这是封建时代绕不过去的坎儿,是勋制定官制的时候,也不可能脱离时代局限性跑得更远。

  这三省属外朝,宗正寺、秘书监、门下监则属内廷不过内廷的权力比东汉时期那要萎缩多了,勉强可比西汉武帝初设内朝之时。宗正负责皇族事务;秘书顾名思义,为天子的私人秘书和顾问;门下总统宫廷事务,也包括管理侍从之臣。内外朝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秘书和中书来完成的:天子有旨,秘书草拟,中书审核,可以通过,也可封驳;中书有旨,秘书也要先过一道,征询天子的意见。这既是内外朝的互相制约,也是皇权与官僚体系的相互制衡。

  其实按照是勋的本意,后一条根本可以不设,但那就真正跟后世的虚君立宪差相仿佛了,即便曹操不是枭雄是圣人,他也绝对不可能同意……

  话说曹髦之所以匆匆便命是勋上任,一是封堵群臣进谏之口,二是为了尽快对关东的乱事拿出应对方案来。是勋亦知此事不可缓也,所以接诏之后,就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