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还好,可以理性的争取权益;要是丧失了约束,只要有一两个冲动的,局面很快就会失控。

  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政府必然会选择镇压。到了这一步,对错已经无关紧要,官僚们只是需要尽快平息混乱、稳定局势。

  事后追究责任,倒霉的多半是没有话语权的普通工人。就算是政府中有人同情他们,也会倒在资本家的银弹攻势之下。

  在弗朗茨看来,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元凶,实际上还是政府不作为,或者是故意偏袒资本家。

  在他的蝴蝶效应下,现在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有《劳工保护法》,如果政府提前介入,在法律框架内调解劳资冲突,要避免暴动还是不难的。

  只是这么一来,资本家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就难了。绝大部分企业都达不到《劳工保护法》上标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波及全欧洲的大罢工。

  奥地利罢工浪潮被遏制住,除了资本家担心罢工影响生产外,他们还担心爆发罢工事件后政府介入,查出了他们违反《劳工保护法》的事实。

  不少资本家在罢工苗头出现时,及时采取了措施,增加了部分待遇,安抚住了工人。

  至于爆发罢工的企业,一部分是脑袋不够灵光,没有意识到危险;另一部分则是在利益面前犹豫不决,反应慢了一步。

  实际上人工待遇,通常都是随市场行情走。如果其它工厂待遇都增加了,你还继续原地踏步,估计要不了多久,有能力的工人都跑光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上涨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促使生产力进步的动力,没有这些压力,资本家和不会主动进行技术革新的。

  罢工影响不光是企业生产,同时还有消费市场的萎缩。罢工期间没有工资,大家不得不节衣缩食,购买力自然下降了。

  加上股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情况严重的可能还会直接破产,一定周期内社会失业率上涨。

  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本来奥地利自身就陷入危机中,国际市场又不好,上帝都没有办法阻止危机爆发。

  望了望窗外,弗朗茨狠了狠心:“那就早点挤掉这颗毒瘤!”

  毒瘤这玩意儿,越早治疗,恢复的越快。要是拖到最后,毒瘤壮大的无法控制的地步,那就是要人命了。

  经济危机也是有利有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样每一次经济危机也会带来大量的机会。

  本质上来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修复。把跑偏的经济,重新拉回到正确发展的轨道上。

  反正大移民战略才刚刚开始,无论经济危机中增加多少失业人口,都有地方去。

  ……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维也纳政府采取了保守经济措施,放弃了最初的救市计划。

  1876年6月18日,为了稳定金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