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比烂的时代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迪沉声问道:“杰雷特将军,派第八师进攻乌格苏尔能行么,要不再把第六师也派出去?”

  沉默了刹那功夫后,杰雷特慎重提醒道:“阁下,是佯攻不是进攻。

  法国人在乌格苏尔的守军足有两个团,想要攻下这里,不要说一个第八师,就算是加上第六师也做不到。

  我们只需要做出一种姿态,吸引法国人的注意力,为主力部队休整争取时间。”

  内心深处,杰雷特对起义军高层的指挥能力,有一种浓浓的不信任感。

  如果不是因为政治因素,他不介意和奥地利人联合。

  再怎么样,胡蒂尔等人也是正规军校出身,要比赶鸭子上架的“起义军高层”靠谱。

  要不然这么重要的任务,杰雷特也不会交给第八师。

  不管大家的立场是否对立,但是在给法国添乱的这一点上,英奥两国利益是一致的。

  ……

  埃及战火开始燃烧,伦敦政府的麻烦也来了。敌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不和他们直接交锋,反而去寻波斯政府的晦气。

  要知道波斯政府肯签订卖国条约,除了军事上的威胁+外交讹诈外,还有英国政府承诺:解决外交上的难题。

  换句话说就是英国人拿到了波斯的外交权,包揽波斯帝国的涉外事务。

  现在该不列颠履行承诺了,然而英国政府却无能为力。密约之所以是密约,那就是因为见不得光。

  俄奥两国装傻充愣,直接无视密约的存在,要波斯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就让伦敦政府为难了。

  “自由贸易”是不列颠的一面旗帜,作为自由贸易体系的最大受益者,英国政府不可能跳出来阻碍自由贸易。

  自己打自己的脸只是小问题,万一把自由贸易体系搞垮了,那就是损失大了。

  格莱斯顿问道:“俄国人还没有停下在中亚的小动作么?”

  外交大臣乔治摇了摇头:“还是老样子,俄国人一点儿收敛的意思都没有,前不久哥萨克骑兵还洗劫了布哈拉汗国的一个小部落。”

  格莱斯顿眉头皱得更紧了,何止是没有效果,分明是在变本加厉。

  如果不能打击俄国人的嚣张气焰,中亚各国又要开始重新考虑战队问题了。

  沙皇政府也不算是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外交上手段虽然有所欠缺,但也是有外交的。

  谁也不能够保证,俄国人会不会在当地扶持亲俄派掌权,采取更加缓和的方式吞并中亚地区。

  尤其是现在,俄罗斯帝国正处于虚弱状态,不适合挑起战争,外交手段更显得重要。

  这一点从最近几年,沙皇政府内部的权力构架就可以看出来,外交大臣在政府中的话语权正在与日俱增,仅此于财政大臣。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格莱斯顿做出了决定:“直接和俄国人摊牌,告诉沙皇政府:

  要么停止在中亚地区的小动作,并且保证不在中亚地区扩张;要么就在中亚地区打一仗!

  同时派人加入俄奥波三方谈判,尽可能的破坏掉。”

  现在不解决中亚问题,等俄国人恢复了元气,那就更难解决了。

  相比之下,波斯的利益还是小问题。本质上就是一次试探,独吞波斯利益还是太拉仇恨了。

  ……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不等英国人插手,俄奥波三国谈判就落下了帷幕。

  1885年4月28日,迫于俄奥两国施加的外交压力,加上谈判桌上一阵忽悠,负责谈判的波斯官员迷迷糊糊就签订了《三国自由贸易协定》。

  或许也不是参与谈判的波斯官员是故意迷糊的,对比英波密约处处充斥着不平等的内容,《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就要和谐得多了。

  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从表面上来看,大家是公平交易,没有直接侵犯波斯帝国的主权。

  波斯政府也不全是傻子,同样有不少聪明人,能够区分出谁是主要敌人,谁是次要敌人。

  对比签订英波密约的蠢货,这位故意“迷糊”的波斯官员,就要聪明得多。

  没有傻乎乎的被俄奥牵着鼻子走,直接照搬了“自由贸易体系”中各国的约定。

  对朝不保夕的波斯帝国来说,能够拿到一份看起来平等的条约,那已经是一次伟大的外交胜利了。

  ……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