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章 谈判 中_李辰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摄政王优先供给了赤焰军最大数量的烟花……”

  “接下来,我朝各大边军,都将配备上烟花这种神器,那时候,咱们谁也不惧!”

  李文厚仔细的听着,但他眉间的褶皱却并没有舒展半分。

  对于这些局势的分析虽然有些道理,可道理这个玩意儿许多时候却最不讲道理。

  万一一处判断失误,现在的宁国绝对承受不了同时进行的两场大战。

  除非烟花这个神器能最快的装备于各大边军,除非最好的武器能够最快的送达各大边军的手里。

  这些,都需要银子!

  他没有问,因为温煮雨又说话了:

  “工部,已将掌握了烟花制作方式的工匠,派往了四大边军所镇守之城寨。”

  “这个玩意儿的造价……其实很低廉,另外,摄政王说要造这东西也很容易,所以,一旦各边军城寨的火器作坊建造出来,这玩意可大量的产出,足以让我方至少守城不败!”

  “但漠北遭灾,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这却是一个最大的隐患!”

  “万一有姬泰余孽在北边振臂而呼……人饿得久了,就要饿死了,他们在回光返照的那一刻,会吃人的!”

  “所以以工代赈此事反倒是当下最重要之事!”

  “其一,百姓们有了一口饭吃,有了一处居所,能够活下来,他们便不容易被利用。”

  “其二,燕京城的建立与长乐宫截然不同!”

  “漠北需要一座军事重镇!”

  “必须随时防范荒人的入侵!”

  “摄政王说守住了漠北,就守住了宁国的半壁江山!”

  “我以为,摄政王此策,高瞻远瞩,利于宁国之千秋基业。故而我没有反对……我希望你也能顾全此大局……非摄政王好高骛远,而是时下之良策!”

  李文厚眉间的皱褶松开了少许,却忽的问了一句:“若错,会如何?”

  温煮雨一捋短须微微一笑:“人活于世,焉能因惧错而不举步而行!”

  李文厚忧心忡忡的离去。

  他希望鸿胪寺的谈判,能够有一个好点的结局。

  ……

  ……

  鸿胪寺。

  吴谦一行施施然而来。

  当他随着李文渊踏入鸿胪寺的那间宽阔的房间的时候,忽的吃了一惊。

  因为这房间里的那张颇大的桌子前只坐了一个人。

  一个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

  想来他就是昔日的程国公,而今的门下省门下侍中程靖庭了。

  程靖庭大喇喇的坐着,就这么看着吴国太子吴谦一行走进来,他仅仅是伸手招呼了一下:

  “随便坐。”

  “老了,没啥精力,你们也不必向我这老头子见什么礼。”

  “对了,小娃儿,”

  程靖庭忽的指了指吴谦,“夏莫愁那老东西死了没有?”

  吴谦顿时心情就不美丽了。

  夏莫愁,便是吴国的夏国公,当今兵部尚书夏琉的父亲。

  也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镇北大将军。

  守卫的正是下原州的七城寨。

  当年,赤焰军灭墉国之后,占领了无涯关,上车候卢战骁曾经率兵去攻打过下原州,与夏莫愁有过一战。

  那一战,卢战骁损兵折将,在夏莫愁的手里没有讨到便宜。

  当然,夏莫愁也损失不小,无力反攻无涯关。

  此后,卢战骁被调回宁国京都,夏莫愁依旧经营着七城寨,而今的七城寨已从以前的兵寨变成了七座雄城。

  至此,宁国对吴国之威胁变得小了许多。

  这便是夏莫愁之丰功伟绩,再加之东旭城夏府本就是吴国勋贵,故而父皇干脆册封了夏莫愁为夏国公以示皇恩浩荡。

  吴谦也大喇喇的坐在了程靖庭的对面,微微仰头,说了一句:

  “夏国公虽老,却依旧能开十石之弓,倒是你……看来宁国当真无人可用!”

  程靖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乐:

  “做这无用之事,当然就用老夫这无用之人。”

  “小娃儿,不如咱们聊点风花雪月,如何?”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