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6【杨廷和的转变】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途中就要消耗上千万石,若能把铁路铺到江南,每年可省千万石粮食开销,而且还没有覆没风险。于朝廷,于江南百姓,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就是那百万漕工得妥善安置。”

  杨慎补充道:“漕工和漕军,肯定要留一些。从北京到江南,一路江河山岭众多,恐怕许多地方铁路难以铺设。这就需要转运,留十万漕工应该足够了。”

  杨廷和颓然坐下,他非常非常聪明,瞬间就想到火车和铁路的无数用途,这是一个能改变整个国家的新玩意儿。

  呆坐良久,杨廷和说:“把墩儿叫来。”

  杨慎立即去寻找弟弟,将杨惇从文会抓回来。

  “父亲唤儿子何事?”杨惇问道。

  杨廷和吩咐道:“你寻一个时间,去拜会王若虚,讨来遵化工部分司主事的差事。”

  “父亲,儿子有些糊涂。”杨惇听得一头雾水。他现在是正六品京官,工部分司主事是正七品外派部官,这种调遣至少等于降职两级半。

  杨廷和只能耐心解释:“工部铁道司,今后必有大作为。为父的身体也日渐衰弱,隔三差五就犯病,恐怕是活不了几年了。今后的朝堂,必为王若虚把持,你趁早过去投奔他。王若虚的长子王策,早已拜入你兄长的门下读书,香火情是结下来了。你投过去,王若虚肯定高兴。”

  杨惇为难道:“但也没必要去做分司主事吧,儿子现今可是正六品京官。”

  “糊涂!”

  杨廷和开导道:“王若虚要大兴铁路,遵化铁厂必为重中之重。遵化工部分司主事,就是主管遵化铁厂的,一个正七品哪里压得住?不出三五年,遵化工部分司主事,肯定秩同六部主事。就算降级外调又如何?由为父照应着,今后又有王若虚提携,你还在乎这两级官品?”

  杨惇连忙说:“儿子明白了。”

  杨廷和又说:“王若虚此人,你也不用刻意巴结,安心帮他把事情办好,比什么奉承都更有用。去了遵化分司,不要贪污一分银子,要花一百个心思把铁厂给治理妥当!”

  “是。”杨惇说道。

  “去吧。”杨廷和挥手。

  就跟张永一样,杨廷和已经老迈,再有万丈雄心,也得为身后事考虑。

  杨廷和现在的心思,就是想跟朱厚照比命长。他要撑到皇帝驾崩那天,然后主导精兵简政改革,裁撤大量太监、皇庄、锦衣卫和京营士卒,同时对那些过于嚣张的勋贵开刀。

  这种改革,属于定点打击,文官们举双手赞成,而且必定青史留名,对于国家也大有益处。

  干完这一票,杨廷和也就该退休了,堪称一代贤相的完美谢幕。

  至于王渊怎么搞改革,关他致仕的杨廷和屁事!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