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0【中央岁入破千万】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办起事来手头特别宽裕,不像前几任那样捉襟见肘。

  主要是以前的盐课、盐税太扯淡了,每年收到中央不足百万两,突然猛增一百八十万两挺吓人的。而且,还不损及灶户、小民和大部分商贾利益,更是分润了六成给地方,平白给天下官员加俸三级。

  新盐法的推行,还没受到太大阻力。除了少数权贵和屯户,大家都赞成改革,一切就像春风化雨,只需严查贪污和走私便可。

  杨廷和现在想来,都还觉得有些不真实,搞改革居然这么容易吗?

  彭泽又说:“今年朝廷的进项,不含极东运回之金银,全部折算为银两已经过千万两。”

  “不含极东之财,也能有千万两?”杨廷和以为自己听错了。

  彭泽说道:“海关银子,越来越多。铸币之利,也日渐丰厚。还有税银解库,多项课税必须使用新钱(即银元、铜钱),此法已在两京十三省推行,也能省下许多折价与运本。若各地督抚、御史整治海关得力,恐怕还能增加一两百万关税。”

  杨廷和彻底无语,十年前,中央财政收入不到五百万两(不含大量实物税收),而今居然直接翻倍了!

  彭泽真的很幸福,皇帝财大气粗,他这户部尚书也财大气粗。

  杨廷和问道:“各项开支呢?”

  彭泽回答道:“最大的开支是赈灾,各地灾异不断,赈灾督抚疲于奔命。其次是平叛,南北皆有叛乱。特别是广西之乱,耗时三年,调动三省十万大军平息,粮饷消耗甚巨。再次是边镇,九边讨饷越来越多,边军必须严加整顿才行!”

  大明中前期的边镇军费,主要由地方解决,再不济摊到老百姓头上,中央财政拨款属于补充选项。

  变化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边镇越来越糜烂,地方也难以供给,只能不断追加中央财政拨款。明末中央财政扛不住,地方虽然无力承担,为了打仗也得强行派饷(比如辽饷),加上天灾把老百姓逼得只能造反。

  从彭泽的言语中就能得知,中央财政最大的开支,其实是数之不尽的天灾。

  这几年气温不断抬升,南方已经不再下雪,但洪灾和旱灾却轮番上演。

  现在已经是年底,明年将会更可怕,江南数省全部大旱,同时伴随大面积蝗灾出现,一石米将涨到二三两银子。

  好消息是,由于王渊和朱厚照的军事胜利,边患比历史上的嘉靖朝减弱很多,中央军费支出也大大减少。嘉靖那是真的头疼,北边应付蒙古,南边应付倭寇,内部造反起义,军费开支反而占大头,朝廷根本无钱赈济灾民。

  由于朝廷赈济得力,这个时空的大明,估计可以少饿死数百万灾民。

  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你以为是说着玩的?朝廷的银子都拿去打仗了,老百姓遭灾只能靠自己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