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会议(一)修路 火绳枪_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愈则有些不放心,还是吩咐道:“还是到县里请个大夫过来,哪怕没有生病,开两幅补药温养一下也行。另外,赵老哥毕竟年岁大了,比不得他们,凡事不要过于操劳。”

  赵老头:“……”

  在这样“高端人士”聚集的场合,公子还是惦记着他这把老骨头。

  赵老头十分感动,感动到眼泪都要下来了。

  这些天他的心里是窝着一桩心事的……唉,不管下辈子会变成个什么吧,我赵有才这辈子能跟随公子,是真的值了,赵老头心中想到。

  真不是他赵老头戏多,这年头凡是像点样的大人物,又有几个会把下属真的当个人看待呢?更何况是这样的悬殊身份:公子是天人,他们只是蝼蚁。

  在场的其他人见到这一幕也很感动,刘鸡他们红了眼睛,老刘更是偏过了身子,偷偷擦了两次眼泪……

  方愈接着解释到:“修这条延长路段一是为了河边的制造工坊,我们的物资配送不及时,他们就没办法及时完成(武器)订单。

  第二是因为县里的官道破败不堪,已经行不得车马了,听说上回翻修还是在万历年间。我们修这条路不光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县里的人运送商货,路通了,经济就活了,这对于我们以后是很有好处的,毕竟我们不能自己去生产所有的东西……”

  后头旁听的孙传庭和杨文岳对望了一眼,都感觉有些脸红。

  好在他们都是在外头领兵的人,脸黑,别人看不出来。

  现在大明朝廷已经是穷到外婆家了,国库里空空荡荡,地方财政当然也是没有钱拿去修路的。

  方愈在解释之后,并没有再继续这个让他们难堪的话题,而是示意老刘道:“老刘,说说河边的情况,还有孙大人的订单,谈好了没有?”

  老刘立刻站了起来,他手里拿着一卷油纸,打开,里面是四根枪管。

  “东家请看”,老刘把枪管小心的递过来,道:“这是刚从水车上下来的,一共有164根(四十二架水车),我们把每一根都做过了测量,其中有六架水车出了些问题,报废了12根,其它的152根都是合格的。”

  方愈问:“那六架水车是怎么回事,找到原因了吗?”

  老刘显的有些惭愧,点头道:“是固定的楔子松动了,夜里天黑看不清楚,到了早上才知道镗刀已经歪出了枪管。东家放心,我刚刚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楔子换掉,重新调试过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硬木水车的稳固性毕竟是比不得铁质车床的。

  方愈仔细看了看枪管内壁,里头算不得光滑如镜,肉眼都能看到一圈一圈的镗刀螺纹。

  再把四根枪管摞在一起对比镗孔,孔洞大小相当,但也仅仅只是相当,绝对不能说是完全一致。

  这种东西在后世肯定是拿不出手的,哪怕是在小县里的蚊子工厂被生产出来,那也一定会让客户给打到满脸花。

  但在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老刘他们会把这些枪管的内壁精心打磨,再用脚踏镗车把外头的圆镗出一个粗糙的八边形(方便固定在枪托上)。

  最后拿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是明朝最好的火绳枪。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